食品价格上涨和货币无关吗
2010-12-30   作者:傅勇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傅 勇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宣布,上调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5个百分点。在时间点上,这次加息是及时的。利率调整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全发挥作用,在物价上升周期中,加息时间点的提前能够更早地发挥作用。
  当前有一种观点认为,收紧货币环境对抑制当前的物价上涨作用不大,因为CPI上涨主要是食品价格推升的,货币手段不能增加食品供给,所以加息等政策无效。笔者不认同这一观点。首先,应该注意到,除了食品价格,非食品价格近来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上涨。其次,食品支出占中国家庭支出的接近50%,食品价格上涨对很多人群来说,就是通胀。最后,更为重要的是,有证据显示,货币环境同食品价格的上涨有着密切关系。前一段时间,食品领域出现了一些投机行为,被认为是食品涨价的原因。之所以出现投机,还是因为经济中存在着过多的流动性,以及由此而来的通胀预期。
  这轮食品价格上涨背后,粮食和猪肉等供给并没有出现下降,这意味着食品价格上涨在一定程度上由货币推动的。也有人认为,劳动力成本对食品价格上涨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然而,我国的通胀历来主要由食品价格上涨推动的,但并没有证据显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在1980年至1990年也出现了明显上涨。
  2007年至2008年上半年,我国出现了1990年代中期以来最大的物价上涨压力,当时宏观调控收紧的力度很大。但到了2008年9月雷曼兄弟破产之后,我国经济增长和物价突然掉头向下,宏观政策也就出现了转向。
  未来一段时间国内外经济环境不大可能会出现2008年中那样的拐点。金融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预测的。2008年宏观政策的转向在当前背景下具有合理性。我们只能根据现有的信息作出相对合理的推断。目前来看,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前景有所改善,有望出现更加确定的复苏。正如社科院的报告所指出的,即便未来全球经济再出现衰退,那也很可能是另一次危机,当前的这轮危机应该说已近尾声。欧洲的债务危机仍未平息,这将会带来一些不确定性。欧元体系出现大的问题可能性不大。在西方的政策决策中,主要也是判断一个大致的风险趋势,很难从某些小概率事件出发作出政策决定。
  此外,利率对于经济结构调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资本成本过低,很难想像高投资的冲动会得到抑制。有迹象显示,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也将加快,随着利率管制的放开,利率会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走高。这意味着,在放开管制之前,就需要将基准利率向市场均衡的利率靠近,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利率市场化的风险。这要求我们从更长期的视角来理解当前的利率上调。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两节"期间贵州将加强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2010-12-27
· 11月份我国食品生产较快增长 2010-12-24
· 美众议院通过食品安全改革法案 2010-12-23
· 食品安全早该走出“刑不及官”误区 2010-12-22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张健:保障基本民生政府责无旁贷·[思想]孙兆东:CPI“破5”缘何加息迟滞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