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选择战略新兴产业途径
2010-12-28   作者:吕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科技创新为基础、技术密集、能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产业,其基本特征是附加值高、能源原材料消耗少、产业关联度高、技术渗透性强、有广泛的和潜在的市场需求。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义和领域

  世界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必然趋势。国际金融危机促使发达国家重新认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先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关系,提出了再工业化的政策主张,力图在新能源、环境保护、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与生命科学等新兴技术及新兴制造业领域巩固和增强竞争优势,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以保持在全球先进制造业中的领先地位。
  我国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首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生产能力和产品产量迅速增长,已成为工业生产大国,寻找新的增长点是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其次,我国经济发展条件出现许多变化,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劳动力成本上升,大多数加工制造业产品供大于求。第三,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仍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即使是高新技术产业也大多处于产业链低端。为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提高我国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增强先进制造业的竞争力,培育引领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必须重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新能源、环境保护与治理技术及设备制造产业。二是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包括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元器件、软件及其在下一代互联网、三网融合、物联网等领域的应用。三是现代农业以及与生命健康相关的生物工程技术及其产业。四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包括航空航天装备、智能制造装备、新兴交通运输装备、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等。五是新能源、生物工程、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工业所需要的各种新材料。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路和途径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明确发展方向,确立经济主体,形成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建立以社会化分工为基础的产业组织方式,发挥市场机制和政策扶持的作用。
  以需求为导向。需求导向是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出发点。应对国民经济产业体系的发展趋势、技术进步前景、未来国际科技与产业竞争格局等进行深入分析判断,以此作为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依据。各地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应从本地产业基础和科技优势出发,突出重点,培育发展特色产业。
  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科技创新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新兴产业竞争正成为国际竞争的重点。具有科技创新优势的发达国家以专利、技术标准等手段加大对高新技术的控制和市场垄断,减缓产业链的高端环节及核心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进程,以巩固在全球产业格局中利益最大化的地位。发展中国家如果在全球高新技术产业链分工体系中仍采取代工模式,就难以培育发展本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立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的重点既要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的重大专项为主导,同时各个地区、企业和科研机构也应从自身基础和优势出发,围绕重大科技创新专项及其发展方向找到切入点,从而形成多层次创新体系。
  以企业为主体。企业是产业的微观基础。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企业具有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内在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及经济全球化环境中,企业始终面临激烈竞争,具有重视技术创新的外在压力;在生产经营实践中,企业能够使技术创新方向和目标选择更符合市场需求,并具有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生产设备、工程技术能力及社会化配套能力。可以说,企业能够把科技要素、工程要素、资金要素、市场要素直接结合起来,因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也应以企业为中心,研究机构的科技创新应围绕产业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科技难题来展开。
  采取社会化分工的产业组织方式。现代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任何创新主体都难以单独完成,而必须建立在社会化分工基础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已不能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力量进行组织和动员,而需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特别是处理好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善于利用社会化分工体系。龙头企业应具有系统集成能力和对社会化分工的协调能力,把不同部门、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力量组织起来,充分发挥产业链条中每个环节的优势。这种社会化分工不同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集中力量,它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优势互补。
  市场驱动与政策支持相结合。一是加强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的协调,为自主创新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在不断增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财政投入的同时,增强调动全社会资源的能力,形成多元化科技投入格局;三是积极建立科技公共基础设施和技术创新平台,整合科技基础设施资源,运用共享机制推动科技资源社会化;四是建立有利于科技人才向企业集聚的机制,壮大企业科技队伍,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五是促进创新投资,培育和建立科技创业服务体系、科技投融资体系,特别是发展和规范创业板市场,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开辟直接融资渠道。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关注农业、文化、医卫、战略新兴产业 2010-12-17
· 工信部:战略新兴产业需年增24.1% 2010-12-08
· 警惕战略新兴产业投资过度 2010-12-07
· 国务院圈定七大战略新兴产业 2010-09-09
· 贾庆林:两岸应重推战略新兴产业合作 2010-07-13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张健:保障基本民生政府责无旁贷·[思想]孙兆东:CPI“破5”缘何加息迟滞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