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遏地价国土四条成隔靴搔痒
2010-12-21   作者:冯海宁  来源:证券时报
 
【字号
  国土资源部19日发出通知称,因近期少数城市部分优质地块出让溢价率偏高,国土部出台措施,坚决抑制地价过快上涨,坚决打击囤地炒地闲置土地等违法违规行为。通知称,未完成2010年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供应任务的市县地区,年底前不得出让大户高档商品住宅用地。
  在楼市回暖迹象越来越明显,“地王”频出、地价狂飙的情况下,国土主管部门没有坐视不管,值得肯定。否则,不但现有楼市调控成果可能化为乌有,而且给“十二五”开局之年的中国楼市蒙上了一层阴影。但国土部此番遏制地价过快上涨,是否预示着年内第三轮宏观调控启动,还需观察。
  沉寂一段时间之后,“地王”再次重现江湖。广州、武汉、温州、上海等多个城市“地王”横空出世,成为推高房价的一个重要力量。但此次“国土四条”能否让地价降温,笔者对此持怀疑态度。尽管“国土四条”中有不少亮点,比如,“地王”诞生须2个工作日内上报,防范岁末年初放量供地,“三类用地”供应总量未达70%年底前不得出让大户高档商品住宅用地等等。但客观地说,遏制地价上涨还没有抓住“牛鼻子”。
  地价疯狂上涨的根源大概“地球人”都知道,即土地财政。但目前无论是遏制房价的“国X条”,还是遏制地价的“国土四条”,都没有碰到土地财政。再加上地方政府垄断着土地供给,掌握着供地节奏和供应量,显然,目前所使用的各种招式说得难听一点就是“花拳秀腿”、“隔靴搔痒”。
  土地财政和土地垄断没有解决倒还罢了,土地出让方式依然是价高者得,没有进行有效纠正。尽管“国十条”提出要探索土地出让“综合评标”,但目前出现的“地王”依然走的是价高者得的路子。地方政府没有改变土地出让方式的积极性,而国土部又没有制定统一“综合评标”办法,“地王”必然要劲爆登场了。
  在笔者看来,目前遏制地价的招式都没有击中“七寸”。而要真正遏制地价上涨,首先是进行财税体制改革。其次是国土部制定土地出让“综合评标”统一办法。尽管“国土四条”中指出,积极探索“限房价、竞地价”、综合评标等交易形式,但由于现有出让方式能让地方政府利益最大化,因而,必须由国土部统一制定“综合评标”办法,可把“限房价、竞地价”作为遏制地价与房价的一剂猛药。第三是针对地价过快上涨进行严厉问责。“国十条”提出要对房价上涨过快进行问责,但没有指出要对地价上涨过快进行问责。笔者以为,国土部有必要对土地出让溢价率制定一个合理的标准,对超出标准的地方政府负责人进行问责,以达到稳定地价和房价的目的。第四是对不能如期完成供地计划的地方政府进行处罚。不但过去很多地方连续多年没有完成全年供地计划,而且2010年有的地方同样完不成,截至9月初,有的仅完成18%。对此,不但要问责地方政府相关负责人,而且还有必要扣减地方土地年度指标。
  此外,要好好查一查推高地价、夺走“地王”的开发商,有多少上了囤地黑名单,而没有进行拿地限制和贷款限制。毫无疑问,对于向囤地开发商供地的地方政府,给囤地开发商贷款的商业银行,必须进行严厉惩罚以“杀一儆百”。让低收入群体享受便利生活,不再被边缘化。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国土资源部:坚决抑制地价过快上涨 2010-12-20
· 国土系统何以腐败窝案频发 2010-12-15
· 银行国土信息查询系统将覆盖105个重点城市 2010-12-01
· 国土资源部调控司
副司长吴太平
2010-11-11
· 国土部:七省份已确定全部矿区整合主体 2010-10-28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张健:保障基本民生政府责无旁贷·[思想]孙兆东:CPI“破5”缘何加息迟滞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