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国际化须打开“黑匣子”
2010-12-10   作者:闫希军(天士力集团董事长)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由于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已是客观现实,但是,新药研发的资源越来越少,以化学药物为主导的新药研发周期长、投资大、风险高,化学创新药物越来越困难。这种形势就给中药创新并走向国际化,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同时,中医药走向国际化面临巨大威胁。目前,国外已有一批企业和研究机构投入人力、财力和技术资源开发植物药,而且得到了金融投资机构的大力支持。
  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的中药如果不尽快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快速走向国际化,丧失的就不仅仅是技术,也不仅仅是局部市场,而可能丧失了对评审法规、行业标准的参与权、话语权。
  中药走向国际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中西两种文化碰撞的过程,是中医药与现代西医药融合的过程,是语言工具转换、技术方法转变、理念意识转变,最终达到标准统一的过程。
  2010年初,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完成美国FDA Ⅱ期临床试验,现已启动Ⅲ期临床试验。多年探寻,使我们感到,只有深入国际才能认知国际,必须坚持自主创新、系统创新和集成创新,善于在纷繁的事项中去牢牢把握标准、平台和人才3个要素,以这3个要素的过硬功力,与世界对话。
  第一,标准体系要国际化。中药标准不能笼统地说与国际接轨。中医药国际化的本质是现代中药标准的国际化,只有现代中药标准国际化,才能从分子水平说清楚复方中药组分,把“膏散丸丹、神仙难辨”演绎成为“创新中药、数字解析”,打开中医药神秘的“黑匣子”。
  第二,产业平台要现代化。现代中药是传统中药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这种结合立于现代化的产业平台。药品质量源于研发、产于制造、惠于营销服务,产业平台现代化是求索中医药国际化的要件与硬件。
  第三,人才梯队要高端化。致力中医药国际化,既需要具有国际化韬略和胆略的决策者,还需要既懂药政又懂专业且有沟通和领导能力的高级人才。企业的整体运行,需要有从事技术的、管理的、营销的等专业顶尖型、知识复合型,从领头人到执行者的人才梯队。
  中医药走向国际化,我们要敢为人先,勇敢地“走出去”,体现新时代的企业科学精神;还要“走进去”,实现中西医药融合融通;更要“走上去”,实现技术标准对接,进入国际主流医药市场。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四款中药茶防冬季干燥 2010-12-01
· 2010中药炮制技术高峰论坛召开 2010-11-24
· 2010东北参茸中药材贸易洽谈会将召开 2010-11-19
· 八成多中药材价格上涨 2010-11-10
· 中药材价格上涨 2010-11-01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郑风田:新圈地运动不宜轻易否定·[思想]房地产调控必须明确政策预期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