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办医如何从“竞次”走向“鲶鱼”
2010-12-06   作者:吴帅(医生)  来源:华商报
 
【字号
  近日,国办转发发改委、卫生部等部门 《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明确提出要进一步降低社会资本办医的准入门槛,改善社会资本办医的执业环境,在税收、价格和医保等方面为非公立医疗机构提供更公平的待遇。有评论认为,“社会办医”终于迎来了春天。
  在越来越多的城市,民营医院的数量已经开始与公立医院并驾齐驱。但非公立医疗机构在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所占比重还较小,另外,其虚假广告、过度医疗等经营乱象,让民营医院成为惟利是图的代名词,甚至有人发出“民营医院声誉到了危险时刻”的警告。
  这种“小”和“乱”其实足以说明一件事情,当下,民营医院还是弱势群体。而这种“弱势”,有可能是政策待遇不公带来的恶果。与公立医院相比,在税收、价格和医保等大方面和设备准入、科研立项、临床用地等小方面,双方的待遇相差都极大。这种不公平会带来什么?
  首先,随着各类医保政策的推进,无法获得相应的医保定点资格会让部分民营医院面临“灭顶之灾”。由于医生的职称评定、职业技能鉴定、专业技术培训等方面的不公待遇,优秀人才一般不会轻易选择流向民营医院。解决不了人才的短板,凭什么来挑战公立医院?
  其次,在这种不公平待遇的政策环境下,很多民营医院濒临过大的生存压力,容易出现一种“竞次”规则。私人医院以违规的手段与代价,对病人进行过度医疗,甚至是欺诈性医疗,比拼的不是谁提供了最好的医疗质量,而是谁的 “营销”手段更厉害,更能从患者身上捞钱。在这种背景下,指望民营医院的出现与兴起会带来“鲶鱼”效应,打破公立医院垄断地位,从而解决当前种种的医疗陈弊,是不太现实的。
  社会办医要从“竞次”规则走向“鲶鱼”效应,关键还在于政府。虽然中央政府一直高调鼓励社会资本办医,但一落实到地方,很多官员依旧将民间资本办医视若洪水猛兽。一位不愿具名的医改专家就说过:“有关部门既想引入私人医院动员社会资源,又担心‘鲶鱼’凶猛,令自己庇护多年的公立医疗体系崩溃。”
  在那些发达国家,社会办医不但得到公平的待遇,还享受到诸多优惠政策,很多财团、富豪个人都乐意捐赠于私营医疗机构。这种减压之举,成为民营医院“向上”经营发展,走向“健康”,并成长为医疗卫生体系中重要力量的关键。
  在这次意见里,“一视同仁”成为关键词,公平与同等也成为被强调得最多的字眼。有了这种纠偏的统一性政策是件好事,但要想达到预计目的,关键还要看各级政府怎么去落实。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国务院研究部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措施 2010-12-07
· 我国允许境外资本举办医疗机构 2010-12-06
· 医疗设备过度依赖国外市场成为行业发展瓶颈 2010-11-30
· 医疗行业须“刮骨疗毒” 2010-11-30
· 故乡在医疗广告的讹诈中沦陷 2010-11-30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刘敬东:中国管理稀土资源不违反WTO规则·[思想]财经洞察:透视爱尔兰危机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