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分地震捐款案中的“双重烂账”
2010-12-06   作者:温可(法律工作者)  来源:东方早报
 
【字号
  虽然,8月《新京报》报道湖州吴兴区四名镇干部私分大地震捐款一案时,使用了“捐款疑云”的说法,但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很快公众就认定了“好人”“坏蛋”,但事情并非如此非黑即白。据《21世纪经济报道》12月3日的报道,本案终审认定四个镇干部共同贪污捐款62万元。但事件的反思,不应止于要求贪官人头落地的层面。
  湖州捐款门暴露出了“双重烂账”。第一重是当年捐款时,各级官员视之为政治任务,重成绩、不重监管,忽视捐款人权利,结果成了一笔糊涂账,多捐少记、重复登记、挪用捐款名义等怪事不断。第二重“烂账”是建立在前一重的基础上的,却成了定罪的铁证,结果被辩护律师点到了穴道。
  2008年汶川地震,吴兴区织里镇政府组织街头募捐。有8.5万元的钱因为银行停业没有存,主管领导孙水荣(据称之前出过车祸,头部受伤),把这一笔塞到沙发底下。整整一年多后,清洁工发现了那包钱。这么大的一笔捐款能被集体“遗忘”,这本身就说明制度漏洞的严重。当年捐款时,群众热情很高,政府根本来不及对每个人开收据,于是对于1000元以下的捐款不登记,不过据工作人员回忆,其实千元以上的也没完全登记。这是“多收少记”,还有“少收多记”的,有三家企业将60.3万元的捐款,直接汇入区里的财政专户,并未经过镇里,却也成了镇里的捐款成绩。还有,镇工会被上级要求完成5万元“特殊工会费”任务,主管领导大笔一挥,公众捐款中的5万元“划拨”成了工会的捐款。总之,一方面是政府应对募捐的经验的确不足,一方面在政绩本位下,捐款数字成为攀比政绩所在,忽略了捐款人的权利。于是,一笔烂账诞生了。
  此案法院一审时认定四个镇干部“截留捐款113万元,其中私分62万元,另有截留的51万元去向不明”,公众对此十分愤怒。其实,这笔账也是建立在之前的捐款糊涂账的基础上的。
  一审认定,2008年5月16日下午,前述四人将捐款运到镇政府,截留51万元,但除口供外,没有其他证据,于是法院认定这笔钱“去向不明”。二审时律师找到镇文化站拍的照片,证明捐款箱当天下午根本没有离开过现场。结果二审法院改判,不再提那51万元的事了,四人的贪污额跌到62万元,不过四人的刑期没有跌。而且法院依然认定四人在5月17日下午,又把捐款箱运到镇政府里私分了。
  这回律师的“人品”用完了,他们没有找到直接证据反驳,只有一堆间接证据——比如,四个被告人彼此矛盾的口供一起成为有罪证据;镇政府的保安证实没在监控中见过捐款木箱,对此终审判决书里的解释是:“保安人员没有看到不等于捐款木箱实际没有搬入镇政府”。
  其实,捐款的数字,已经永远成为一个谜:政府部门把公民的捐款数字搞成一个谜,四个公民因为谜一样的数字被定罪。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山钢日钢“联姻”迷局:重组破题与亿元捐款 2010-11-10
· 巴菲特中国慈善晚宴内容调查:嘉宾无需承诺捐款 2010-09-19
· [博客]捐款?还是先交税吧! 2010-08-24
· 巴菲特游说中国富豪捐款 2010-08-20
· “广东扶贫济困日”正式启动,比亚迪捐款1300万 2010-07-01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刘敬东:中国管理稀土资源不违反WTO规则·[思想]财经洞察:透视爱尔兰危机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