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西都市报》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科院人口和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表示,目前大学毕业生起薪与农民工工资的差距正在缩小,认为,这种情况会造成一种负激励效应——“干吗上大学?”新闻一出,旋即引来诸多评论声音,但观点绝大部分都是二者不具有可比性,二者比较是矫情,需要理性看待。 在笔者看来,大学生和农民工的工资除了表面数量上的简单直观差距,确实不能进行恰当的比较,因为二者根本就不在同一个平台上,无法比较当下的劳动回报。但是不得不说,如果我们只看到这些,其实并没有触及背后更为根本的教育性问题。 大学生工资真的低吗?低,但也不低。读书花钱费力值得吗?值得,也不值得。因为大学生并不是笼统抽象的概念群体,而是由具体现实的人组成,是由不同层次大学的学生组成。教育发展早已经过了“天之骄子”阶段,不能再把大学生当作一个笼统整体。大学生工资低?但是优秀大学或特色专业的大学生很抢手,工资相当高,很多就业单位招聘时候点名只要211和985高校的毕业生。那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大学生工资低,觉得读书无用?因为“被平均”了,因为教育资源配置严重失衡。其次就是,家庭背景的差异,已经在逐渐拉大大学生之间的收入差距,就业不公现象更不屡见鲜见。 因此,在大学生的“民工工资”背后,掩盖了两大问题,一是教育公平,二是就业公平。因为缺乏教育公平,使得学生找工作的难易程度、工资水平呈现两极分化趋势,而就业不公更加剧了这种趋势,由此才催生了“干吗上大学”的疑问。 细心一些就不难发现,让子女退学,认为读书没用、不如打工赚钱的,大多是小城市、小地方,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家长父母们。表面上看,他们花了大把的金钱,把孩子送入大学,但毕业却找不到好工作,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而更为深刻的问题是,因为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农村的孩子即便很努力,也很难考上好大学。据说北大现在就只有1%的农村学生。即便毕业之后,也可能在别人的“背景”里留下自己的孤独“背影”。 以笔者所知,其实城市中很多父母都是下了大力气让孩子读书学习的,甚至为了孩子考上最好的大学,可以不惜成本,因为读好书是真的有用。“读书无用”、“读书花钱费力不如不读”等想法令人五味杂陈,如果真的这样下去,那么教育差距、贫富差距只会越拉越大。 因此,不宜将大学生只是当作一个笼统的群体来看待,对大学生与农民工工资比较的争论更不能仅仅停留于“辩证”看待上,在笔者看来,更为紧要的是更好的推进教育公平,促进就业公平。让所有的孩子都能接受好的教育,让就业更加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