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爱国主义”只是一种传说
2010-11-16   作者:盛大林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盛大林

  本周,一对中年英国兄妹在打扫去世亲人的房间时发现的乾隆时期瓷瓶,拍出超过5亿人民币天价,震惊英国媒体。据报道,“在(乾隆瓷瓶)竞拍的最后阶段,每一次出价都以100万英镑递增,这时只剩下了数名竞拍者,据信,他们都是来自中国大陆的商人。”在英国媒体网站,瓷瓶来源问题引发网民激辩。有网友认为,“在19世纪,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抢走所有珍宝,这是一个大国背负100多年的耻辱……”《金融时报》记者史堤夫文森则撰文称,天价花瓶背后是中国人的“瓷器爱国主义”。他说,如今中国的一些富人们,正带着爱国主义情结,急切地想买回本国文化遗产。乾隆瓷瓶就是最近的例子。
  一个估价只有100万英镑上下的瓷瓶,最终被抬高到了4300万英镑(此前的报道说是5160万英镑),难怪拍卖师激动得敲坏了木槌,出售瓷瓶的英国妇女几乎晕了过去。来自中国的竞拍者为什么如此疯狂?舆论都把原因归结为爱国主义情绪,甚至被称为“瓷器爱国主义”。但我认为这种说法并不符合逻辑,可能只是一种传说而已。
  且不论那个瓷瓶是不是被抢到海外的,即使是,买回来就是洗雪耻辱吗?我认为不能。外国人抢走中国的文物,看重的主要是它的经济价值,而中国人现在的疯狂抬价却让它的经济价值最大化了——文物虽然回到了中国,凝聚着中国人无数血汗的天量外汇却流到了国外,这未必是一件划算的事儿。虽说文化遗产是无价的,但它保存在国外或外国人的手里不也一样吗?再者,不管那些被抢走的文物保存在谁的手里,因国力贫弱而被抢劫的事实都已经成了无法改变的历史,换句话说,这种耻辱是永远都无法抹掉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竞拍的最后阶段,剩下的几名竞拍者都是来自中国大陆的商人。不管是哪一个中国的商人竞得,瓷瓶都将回到中国或中国人的手里。如果是出于爱国主义,那么目标已经实现了。既然外国人已经退出了竞争,中国人之间为什么还要“自相残杀”呢?如此这般,岂不是中国人相争让外国人得利吗?我不相信那些中国富豪都愚蠢到这种程度。
  此外,竞得者的神秘也让人怀疑。为国家买回流失的文物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即使不是为了个人的名誉,也应该公布出来,好让国人放下心来并自豪一把,然而,他们却总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如果不是出于爱国主义,那是什么促使他们天价购买那个瓷瓶呢?最合理的解释还是为了投资。也许大多数人觉得那个瓷瓶不值4300万英镑,但那名中国富豪觉得值——市场上的交易就是建立在判断不同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市场主体都认为某件商品不值某个价,那么交易就不会达成了。近年来,艺术品产业发展迅猛,市场的膨胀超乎常规,可能给中国的投资者带来了无限的信心。当然,包括乾隆瓷瓶在内的文物到底值不值拍出的天价,还要由市场来检验。但不论成败,那都是一种投资行为,与爱国主义无关。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辽宁将举行爱国主义教育大型公益活动 2010-08-10
· G7会议务虚:口头反对“经济爱国主义” 2009-02-16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观点擂台:“金本位”复辟?·[思想]央行官员经济学家展望十二五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