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黄事件与中国城市化之忧
2010-10-27   作者:贺雪峰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宜黄事件”所引发的争议,涉及面越来越广,从农民的土地权益到集体土地制度,从物权保护到人权保障,从政府的执政理念到农民自身的行为观念,从维护社会稳定到政府权力约束,不一而足。这些见解和建议,如果都能被各级政府借鉴吸收,相信对减少强拆以及权力部门其他的不当强制手段,减少老百姓的痛苦与无奈,一定会产生积极作用。在笔者看来,“宜黄事件”其实只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围绕土地上演的许多悲剧中的一出,之所以格外引人注目,其实与事发地一位官员“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强拆就没有中国的城市化”的自我辩护不无关系。人们从中看到,原来我们的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员的发展观念,特别是城市化发展观念,真的存在很大问题,这个观念问题不解决,就无法避免悲剧的反复重演。笔者从自己所从事的城市化和乡村治理研究的角度,希望能为讨论提供另外一种思路。
  讨论城市化,必须明确中国城市化的基本前提,因为城市化不是也不能只是人都住在城市,聚集在一起就行了,还要讨论城市化的质量问题,讨论城市化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讨论城市化与中国人民生活质量提升之间的关系问题。城市化不只是城市化率的高低,而且要考虑城市化的质量,城市化也并非仅是户籍制度改革,而且要考虑就业与社会保障。总之,城市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而其中尤其需要统筹考虑的是中国经济结构与劳动力再生产的状况,这是讨论中国城市化必须要明确的两个根本性问题。

文章索引

中国经济结构及特征
农民如何完成劳动力的再生产
土地与房地产等问题

  贺雪峰 1968年6月生,湖北荆门人,法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特聘教授,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三农中国》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乡村治理,乡村建设,农村社会学,政治社会学。
  科研成果: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政治学研究》、《管理世界》、《ChineseSociology&Anthropology》等刊物发表近200篇论文,先后出版《新乡土中国》、《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乡村研究的国情意识》、《乡村的前途》等多部著作;两次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二等奖,多次获教育部和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得首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获得霍英东青年教育基金资助;曾到美国、德国、日本等地访学。


1234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宜黄事件对我们的启示 2010-10-22
· 应深究宜黄事件官员雷人言语根源 2010-10-21
· 应深究宜黄官员雷人言语根源 2010-10-21
· “宜黄投书”为滥用公权力张目 2010-10-15
· “宜黄投书”竟为滥用公权力张目 2010-10-15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让创业板回归“创业”本能·[思想]仅凭“定量宽松”难救美国经济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