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错失调整最佳时机
2010-10-18   作者:马光远  来源:经济参考报
 

 
  马光远

  央行11日将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及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了50基点。此次上调期限为两个月,差别存款准备金将于本周内缴款。央行的这个举动,有点完全出乎市场的预料,在此之前,大家讨论更多的是通过加息改变目前的负利率。
  实际效果而言,差别化提高准备金既没有货币政策即将收紧的象征意义,也没有实质性的减少流动性,时效只有2个月,六大商业银行收缩的流动性不到3000个亿,更没有解决负利率情况下金钱不眠,到处寻找投资机会的现实,但央行选择在这个风口浪尖,做出这么一个象征和实质意义都乏善可陈的举措,实属无奈。
  尽管各方都在遮遮掩掩,中国目前已经进入通胀时代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就货币政策的基本目的而言,管理通胀预期是其首当其冲之责。这意味着,收缩流动性,控制通胀向恶性发展已经提升到央行首要的任务。可是,对于央行而言,即使对于如此紧迫的任务,打开自己的政策工具箱,却尴尬地发现,满目琳琅的武器库里却没有可以直接动用的武器,央行货币政策的选择从来没有这么难过:即使流动性过剩,但不敢明确收紧;明知是负利率,但却讳言加息;明知房价泡沫巨大,却不敢发威镇压。
  央行何以如此?乃内忧外患叠加因素所致。就国内的情况来看,三季度,宏观经济的大多数指标止跌回稳,但一方面,通胀压力明显加剧,8月份物价指数率已经升至3.5%。紧接着,外患接踵而至:欧美经济复苏之路漫漫,9月份,美国失业率创下了26年来的新高,奥巴马政府祭出了第二波经济刺激计划,而美联储也极不负责的对外宣布继续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不排除采用非常规的举措,欧盟则深陷主权债务危机泥沼而不能自拔。紧跟美国,英国也在酝酿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日本,也意外宣布降息;曾经连续加息的澳大利亚央行也暂停了此前同向的操作。
  这样,在欧美经济过冷,担心陷入通缩,而中国经济过热,担心恶性通胀,冰火两重天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问题让央行彻底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如果要治理通胀和房价泡沫,改变负利率,则必须加息,但一旦加息,人民币升值。而从目前来看,无论是人民币的急速升值,还是通胀,房价泡沫,对于中国经济的杀伤力都不小。
  在两难的处境下,货币本身的流动惯性火上浇油。这意味着,欧美等国宽松量化的货币政策释放出的流动性,除了自我消化之外,一部分进入了大宗商品,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一部分以热钱的形式跑到了中国等国,赌人民币升值。
  在这种情况下,央行再次选择了绥靖政策:一方面尽可能延缓人民币升值步伐,另一方面,用周小川的话说:“现阶段中国不能急于控制通胀率”,但他同时表示,今年内中国不会加息。这基本意味着,中国民众还需要忍受全球汇率战争僵持战中通胀和高房价的痛苦,而痛苦的时间不会短于两年。

【字号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货币政策从未这么难过 2010-10-15
· 美日中短期货币政策自相矛盾 2010-10-14
· 英国考虑通过货币政策来提振经济 2010-10-12
· 英国考虑通过货币政策来提振经济 2010-10-12
· 解读央行重申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2010-09-30
 
频道精选:
·[财智频道]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频道]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频道]财经洞察:“宜黄投书”的强盗逻辑·[思想频道]新古典宏观学派再下一城
·[读书频道]《五常学经济》·[读书频道]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