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流通环节 促进农民增收
2010-10-15   作者:陈功(安邦咨询首席研究员)  来源:证券时报
 
  今年农产品价格的连番上涨引起前所未有的关注,市场对此引发的通胀尤为担忧。实际上,通胀作为一种结果,本质是货币和资本投机问题,但农产品价格上涨中还是有很多东西值得人们思考,比如为何农民并不能在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时获得收益的显著增长?这就是个大问题,因为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有着数亿农业人口,他们的收入问题始终是社会发展的大问题。
  不久前,笔者在农村实地考察时看到,每公斤玉米农民可获得1.2元的收入,这个收入当然已经比过去提高,但相比起城市居民购买时付出的5元/公斤,我们可以发现,这其中的大部分与农民无关。笔者认为,这里面显示出结构性问题,目前需要大胆地改革创新,市场上差的不是钱,而是我们的市场结构存在缺陷。这其实并不是个案问题,大蒜价格飙涨到平均16元/公斤时,从农民手中收购也仅为8角/公斤,价格相差20倍!
  问题的关键症结在于,商业环节中,农民并没有机会参与进来,因而所谓获取商业利益之说便无从谈起。日本在这方面具有很大借鉴意义。日本农民通过各种农业组织获得大量商业环节的利益,改善了农民的生活,也就是说,虽然靠种田的收入很少,但有商业环节中获得的利益足够反哺农业。而能不能反哺农业,这是个重大战略问题。我们不能傻到看见农民收入少,就给农民发钱的地步,我们必须分析钱是如何流动的。
  在日本,日本农协这个合作组织发挥了重大作用,它与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解决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问题。该组织可以经办农民办不了或办不好的事情,目前已经覆盖了整个日本农村,入会农户占日本农户总数的99%以上。相比起中国国内农业长期存在散、乱、小等农民无组织问题,日本农协已经做到了提高农户的市场博弈力量及与其他经济体的对话能力,从而改变单个农户在市场竞争中孤立无助的局面,深得政府的倚重。
  日本经验几乎是农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均认可的样本。不要说我们总提日本,在美国,连接农产品供需的主体也主要是农场主参加的销售合作社、政府的农产品信贷公司、农商联合体等。据统计,全美近1/3的农场主通过合作社出售谷物。各种农业协会组织为农民提供有力支持,代表农民与政府交涉,在市场农产品产销中获取最大的利益。可以看到的是,在组织之下,农民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都是重要的参与者,能够获得实际性的经营收入。而政府,往往只担任着协助的角色,比如美国农业部有10万人分布于全国各地,农业统计系统对各农场每一块耕地上所种植的作物品种、面积、长势、产量都了如指掌,所获取的信息经过汇总处理,由政府定期发布,指导农户生产经营。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对农业问题的跟踪研究发现,中国农业流通环节的低效与成本高企也是抑制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原因。我们的研究人员曾与深圳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负责人针对此问题进行过交流,了解到目前农产品物流市场大致体现如下特征:农产品批发非常散乱;农民对市场的信息把握比较滞后;物流环节过于繁杂,农产品由农户到消费者手中经历层层加价,农产品从田间到消费市场终端,至少要倒手3次。以辣椒为例,海南批发价0.5元/斤,到消费者手中已经3元/斤,其中6倍的差价既不能让农民受益,也不能让消费者受益,只让极少数人得了便宜。
  原因在于,其一,目前我国农业的市场化程度不到50%,大多经过乡镇和农村的农贸批发市场流通;其二,薄弱的农产品物流措施造成极大浪费,水果蔬菜等农产品中间环节损失率高达25%-30%,而国外农产品运输的损耗率只有3%。因此,从战略角度作出结构性调整非常紧迫。
  农民增收问题已经是政府挂在嘴边多年的“老问题”,一个拥有9亿多农民的大国,农民的收入跟不上,一切拉动内需的讨论将沦为空谈。但目前的发展显示,农业的弱势地位依然,与城镇人群收入差距也一直在扩大。农业问题的受重视程度实际在减小!如果没有规范组织下农民对市场的参与并从中获得实际收益,增收始终是一个无法落实的问题。
【字号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解决“煤荒”需发展现代流通 2010-09-20
· 医药流通板块或存短线机会 2010-09-01
· 医药流通领域整合将提速 2010-08-31
· 光大银行今上交所挂牌上市 24.5亿股今日流通 2010-08-18
· 医药流通业将加速变局 2010-08-13
 
频道精选:
·[财智频道]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频道]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频道]财经洞察:“宜黄投书”的强盗逻辑·[思想频道]新古典宏观学派再下一城
·[读书频道]《五常学经济》·[读书频道]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