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江西宜黄强拆自焚事件
(节选)
2010-10-14   作者:慧昌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一起普通的政府强拆工作,因为被拆迁当事人不慎烧伤,而成为全国关注的公共事件,也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江南小县一夜成名……
  宜黄县近年来的发展是有目共瞩的。在短短几年时间,一座新城拔地而起,与沿海发达地区几无差别。置身宜黄感受她的昨天和今天,宛如梦境一般……宜黄县这些年的发展变化,与近几任县领导的殚精竭虑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群策群力是分不开的。尽管其中也确实包含一些领导急功近利争政绩的因素,但客观上促进了宜黄的大踏步发展。尤其是县委书记邱建国,此人阅历丰富、办事干练、事业心极强,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县级领导干部,他在宜黄担任县长和书记的5年,正是宜黄发展最快的5年……因为此,前几年传说他要调走,宜黄许多老干部联名上书市委,要求他继续留任。
  强拆并非地方政府所愿。这里涉及到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这就是发展成本的问题。中西欠发达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落后至少二十年,中西地区财政困难,又普遍存在冗官、冗员、冗费等问题,“吃饭”与“建设”的矛盾十分突出。搞城市建设需要进行大量的拆迁,如果迁就被拆迁户的利益诉求,大幅度提高拆迁补偿标准,政府肯定吃不消。而与此同时,被高涨的地价和房价吊足了胃口的农民,做梦都想依靠政府征地实现一夜暴富。在这种情况下,要政府与被拆迁户就补偿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可以说难于上青天,于是被征地户、被拆迁户越级上访告状成为常态。而地方政府为实施地方发展战略,强拆更在所难免,或者说不得已为之,否则,一切发展免谈。
  宜黄县的拆迁补偿标准应当说还不算低,尤其是近年提高了不少,相对周边的临川区等地算是高的。其实拆迁户应当也是城市化建设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如果政府不开发,你的地皮、房子有那么值钱吗?怎无奈,如今物欲横流,谁的心会满足呢,正如古人云“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强拆容易出问题这是肯定的,但政府不能因为容易出问题就放弃不做。因此,剩下的就只是问题出的大小和是否可控,而会不会出大事、出了大事是不是控制得住,实在说,就要靠运气了。这次宜黄强拆出事,与以往强拆较为顺利有关,对钟家实施强拆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过于乐观,现场处置也存在一些疏漏,同时,对于因不满政府强拆而聚集起来的、愈来愈强大的负面力量(尤其有记者加入其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件事发生在宜黄,但强拆问题全国普遍存在,从某个角度看,是不是可以说,宜黄事件是我国城市化运动过程中的一个牺牲品,笔者不敢妄下此结论。
  当大家都在对强拆政策口诛笔伐的时候,似乎都罔顾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每一个人其实都是强拆政策的受益者。君不见,当您安住在宽敞舒适的房子里、当您行走在宽阔明亮的大街上,当记者住在高级宾馆挥笔痛斥强拆政策文章的时候,您是否想过,您脚下的土地可能就是政府用强拆手段征来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没有强拆就没有我国的城市化,是不是可以说: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

   

  航亿苇
  这样的推论让人不寒而栗。为了目的不择手段,当年的希特勒干过,波尔布特干过,阿明干过,这些专制统治者共同的话语,都是为人民谋幸福。

  王利平
  试问,如果一个又一个强拆后的中国城市,耸立起了一座又一座高楼大厦,而最终倒下的是中国的“法治大厦”,中国的希望何在?不知这位官员心里有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这里,我要向天下所有在实施强拆的政府工作人员说,不对人权予以尊重和保障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是最终要失败的发展。

  纪许光
  时下,有一个很形象的名词似乎比较适合这位官爷及其所代表的群体———“拆国贼”。他们正在打着政府的幌子,以他们自认的“正义”的名义,一点一点地蚕食着国民的信任底线。

  五岳散人
  细想宜黄官员所说“强拆拆出一个新中国”的逻辑,也并非没有道理,但这个道理是秦始皇的道理,他们所留下的大工程确实在长远发挥了效力,只是其国其人如何?二世而亡不说,给当代的百姓留下多少痛楚?这样求所谓的长远发展,是亡当代之国的逻辑。

  無事也生非
  在佩服其文笔与冷静的同时,一股寒意从后背直上脑门:原来在我们众多的官员眼里,为了发展,为了GDP,牺牲民众利益,是这样的理所当然合情合理,多么可怕的理性和冷静。

  郭全中
  宜黄官员的“强拆新中国论”的逻辑是典型的官场逻辑,强拆能带来土地,土地能带来好处和GDP,GDP能带来政绩和发展,政绩能带来更高的官位,说到底,强拆只能带来政府信用的大幅度下降!

  熊培云
  许多官员总是焦虑于“何时赶上西方发达国家”,却从不为自己世界倒数第一的执政理念焦虑。作为纳税人,我最关心的不是中国多几栋大楼,多几条马路,而是是否适合人类居住。

  财新网友
  此人谬论,可以用重复博弈的理论模型轻松驳倒。即使一次强拆的社会收益远远高过个人损失,也不能以社会收益最大化为名来强拆。

  polo
  中国需要现代化,未来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可避免,如何找出一条政府和被拆迁户都能认同的模式,需要媒体更深入的报道,让政府和将来的被拆迁户都能得以借鉴、总结、反思,避免下一个惨剧。

【字号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强拆难道容不下安静的书桌 2010-05-06
· 强拆天信花园乌兰浩特政府一审败诉 2010-01-15
· [议事坛]非法的是强拆报亭的权力 2009-02-27
· 让被强拆的居民过上一个温暖的春节 2008-02-01
· 透视长沙强拆纠纷:是“依法拆违”,还是“非法拆迁” 2007-07-09
 
频道精选:
·[财智频道]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频道]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频道]樊纲:调节供需防范资产泡沫·[思想频道]诺奖“搜索理论”给奥巴马开药方
·[读书频道]《五常学经济》·[读书频道]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