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力成本与全球经济再平衡
2010-10-12   作者:曾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博士)  来源:东方早报
 
  全球经济失衡是近几年来国际经济学界和世界财经媒体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全球经常账户平衡的相关理论分析,全球经济失衡的本质是主要国家经常账户失衡,经常账户失衡的表现是全球贸易失衡。全球贸易失衡的主因是全球劳动分工失衡,全球劳动力分工失衡的芥蒂则是全球劳动力价格失衡。
  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以“低劳动成本”为优势,深刻嵌入了全球分工体系之中,成长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和“代工者的麦加”,是现行全球贸易分工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环节之一。然而,中国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在长期来看难以为继,这也意味着全球经济失衡的状态也亟须调整,这个过程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而中国劳动力成本上涨可以看作是这一过程的开始。
  目前,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表现是美国经常账户的持续逆差和东亚国家经常账户的持续盈余,而中美的贸易失衡被看作是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推手。中美贸易失衡的经济表现可以总结为两个“双高”,美国的“高消费率”和“高逆差”,中国的“高储蓄率”和“高顺差”。
  从理论上来说,对于我国而言,这种模式要求中国增加资本收益,压制劳动报酬,以此压抑“现实消费”。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劳动力成本上升意味着我国的现实消费将会快速增加,这有助于调整中美经济之间的失衡模式。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中美贸易失衡的实质是国际分工的结果,即中国具有“劳动力比较优势”,生产廉价的消费品出口美国,并通过挤压劳动报酬保持“高投资”,维持长期“高顺差”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而美国具有“金融比较优势”,生产高端的“金融产品”,并以此对外大量“借款”,维持其国内的“高消费”经济模式。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将在边界上调整两国的比较优势,降低我国对美的加工贸易出口,提高我国国内的“消费率”。这势必打破两国基于比较优势的分工机制,有利于中美贸易趋于平衡,并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助力全球经济的重新平衡。
【字号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殷存毅:劳动力价格不决定产业转移 2010-08-23
· [关注]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内迁:好处不少 难度不小 2010-07-09
· 富士康们加薪 廉价劳动力时代结束 2010-06-08
· 廉价劳动力时代降下帷幕 2010-02-24
· 三季度劳动力供给仍大于需求 2009-12-18
 
频道精选:
·[财智频道]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频道]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频道]央行盯的或许不是CPI·[思想频道]地产已成投资业“鸦片”
·[读书频道]《五常学经济》·[读书频道]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