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琪:谨慎应对可能出现的世界经济二次探底
2010-09-15   作者:记者 方烨 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中国经济50人论坛、新浪财经和清华经管学院联合举办的新浪·长安讲坛第178期日前召开。论坛成员、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发表题为“今年经济形势及下半年政策展望”的主题演讲。他表示,世界经济中长期来看将进入低速增长时代,短期则面临着二次探底的风险。在可能的二次探底过程中,各国调控手段和调控能力将不尽相同。对于中国来说,不应该采用过于激烈的刺激政策,但是应该利用这一机会采取多种措施保证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文章索引

中长期世界经济进入低速增长时代
短期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概率在提高
面对二次探底可能各国调控态度不同
应对世界经济二次探底中国应当做好准备
现场问答

  中长期世界经济进入低速增长时代

  陈东琪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和中国的经济形势都在发生快速的变化。从1—4月份的资料可以看出,中国一季度经济非常好,生产、就业、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城乡居民的收入、产业发展、国内需求等各项数据都表现良好。一季度全球经济数据也比去年的一季度要好。所以现在世界大的经济金融机构,像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OECD、联合国等都对经济预测做了上调。世界银行把全球经济由2.7%调到2.9%,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也上调预计美国经济今年增长3.5%。可见现在经济形势不错,至少在总量数据上的表现是这样的。但是到底怎么样来评论世界经济,包括中国、美国这样一些经济影响度比较大的经济体的经济增长趋势,我给出的判断是:中长期世界经济将进入一个低速增长时代。
  低速当然不是衰退,是指跟前30年每10年一个中周期的平均增长相比而言的。以中国的改革开放为起点来看全世界,最近30多年大概有三个十年周期,每十年有一个周期。整个30年全球经济大概平均增长3%,第一个十年就是上世纪80年代,全球经济增长比平均的3%多一点,大概是三点零几;上世纪90年代大概是2.8%左右;第三个十年就是本世纪的头十年,GDP平均每一年增长大概2.7%左右。
  这30年的速度贡献度大的是亚洲,特别是中国、印度的经济增长。从1978年到2010年的32年中,中国经济平均每年增长9.9%,三倍多于全球平均。从三个十年来看,最近的十年更快。从2000年到2009年,有六个年份超过10%,其中有三个年份超过11%,有两个年份超过12%,分别是2006年的12.7%,2007年的14.2%。印度经济也在追赶,中国去年经济增长同比速度是8.7%,去年印度是7.8%。今年一季度中国是11.9%,它是8.6%。
  为什么判断中长期世界经济可能比前30年增长更慢呢?陈东琪总结了多个原因:
  第一,人口老龄化。现在老龄化的速度非常快。以中国为例,中国当前的老龄化率大概是8.5%,也就是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8.5%。然而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第一个十年只增长了1个百分点,由上个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大概是从4.6%涨到了5.6%。第二个十年,增加1.4个百分点。也就是到2000年,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7%。这个比重前年是8.3%,去年是8.5%,2010年大概到8.7%左右,也就是这十年增长了1.7个百分点。也就是每隔10年老年人占总人口比重由上升1个百分点到1.4个百分点再到1.7个百分点,尤其是最近两年,每年上升0.2个百分点。
  按照这个变化大概能够推算出来,老龄人口到2020年应该占到11%。那时的人口大概是14.3亿,因此大概会有1.6亿65岁以上的人口。也就是说中国大概最近10来年前面一段时间还是人口红利期,但是越往后老龄化程度越高,人口红利越衰减。
  全世界的老龄化程度也在提高,主要是发达国家,像欧洲、美国、日本、俄罗斯。其中,俄罗斯的人口一直到2007年还是逐年负增长的,去年才增加了1万多。当然发展中国家、落后经济体劳动人口是增加的,但是这一部分对总的经济贡献度比较低。
  第二,全球经济再平衡。现在,中国的消费率低、储蓄率高,美国的储蓄率低、消费率高,美国要求中美经济再平衡,也就是两者要反向变化,中国应该扩大消费减少储蓄,美国应该增加储蓄减少消费。欧洲也要求全球的储蓄、消费模式调整。这虽然对美国、欧洲经济本身泡沫的挤压有好处,也会使中国的消费增加,但是却会使全球总的有效需求增长放慢。
  第三,贸易保护主义。陈东琪说,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会带来很多拐点性、转折性的变化,其中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贸易保护主义。比如美国对中国出口的限制,欧洲对中国出口的限制。资料显示,从去年12月起的连续6个月,美国有针对性对中国实施的贸易保护措施几乎每周都有。
  第四个原因,这次金融危机以后各国都在搞财政紧缩,尤其是欧洲在努力减少赤字。包括紧缩财政、节省开支,降低公务员的工资,一些福利也开始调整。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讲,增长靠需求。需求从主体来讲一个是公共需求,一个是私人需求。公共需求来自于财政的预算,公共需求里又分公共投资需求、公共消费需求、政府消费品采购,政府的一些公共投资项目,比如长期建设国债等方面。紧缩开支实际上减少的是公共需求。
  另外,欧美多个国家当前高赤字、高债务。如果没有这“两高”,可以用凯恩斯政策——扩张性的财政,膨胀性的货币政策,但是在主权债务危机条件下,用凯恩斯主义的扩张政策空间很小。
  最后,现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时间可能会比较长,会对投资需求产生紧缩效应。

  陈东琪,1956年8月28日生,湖南湘潭人。1988年破格晋升为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副研究员,1993年为研究员,1994年为博士生导师。1988-1992年,任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室副主任,1993-1994年任中国社科院科研局副局级干部,1995-1999年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副院长,1999-2001年任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所长,2002年任国家计委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现任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12345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韩央行:世界经济脱钩现象将加剧 2010-09-08
·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格局变化 2010-09-01
· 美日央行加紧"印钞"世界经济祸福难料 2010-09-01
· 动荡时代的世界经济将走向何方 2010-09-01
 
频道精选:
·[财智频道]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频道]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频道]左晓蕾:信贷此时放松调控将前功尽弃·[思想频道]谢和平:发展和掌握低碳核心技术
·[读书频道]《五常学经济》·[读书频道]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