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思想频道 >> 言论
“贫富混居”未尝不可
2010-08-10   作者:谢飞君  来源:新闻晚报
 
    日前,兰州市出台政策,决定将市政府主导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实行“贫富混居”。但不管是低收入者,还是高收入者,对“贫富混居”这一政策都觉得不可接受,这一点在兰州市政府的意料之外。
    早在两个多月前,兰州市政府的这种设想已经在武汉落实。虽然“穷富混居”这一模式在推行以来质疑声不断,但在笔者看来,对这样的尝试还是应该多点鼓励。即便穷人富人的差距和隔阂并不止于居住地的差异,但“穷富混住”的尝试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资源的共享。
    “贫富混住”首先能立竿见影地改善城市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品质。以往很多城市开发的经适房、廉租房、中低价商品房,大多远离市区,不仅交通成本较高,就学、就医等也不怎么方便。这样的房子,虽然能改善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但在客观上拉开了“富人”与“穷人”的距离。虽然目前兰州民众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达了对诸如 “负担不起高额物业费、富人的生活对孩子形成一种刺激”的忧虑,但这只是单一的解读。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富人的生活同样可以是一种激励和鞭策,孩子进高档小区对口的学区房何尝不是“不输在起跑线上”。
    此外,现代社会中,人脉即财富。很多人花高额的学费上MBA、EMBA,参加各种俱乐部,正是为积累人脉买单。 “贫富混居”模式中,如果低收入民众能够站在这个角度去看问题,或许就不会再对 “贫富混居”有太多排斥。
    当然,谁都不能否认,并不是住得近了,贫富间的隔阂就没有了。“住得近”只是为穷富之间的更多沟通提供某种可能。很多时候,群体之间的隔阂,来源于群体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当群体对自身有着鲜明的定位,对其他群体又有着明显的排斥时,就会固守在自己的世界里。 “混住”的终极愿景应该是富人能在混居中认识到更多的责任,担当更多的社会义务;穷人则端正思想,不是妄自菲薄,而是在这个模式中找到更多积极利己的元素。
    “贫富混居”的模式,在我国是全新的尝试。地方政府下决心推行,可谓用心良苦,民众还是应该多些鼓励声,切不可碰到一点问题,就一边倒地喊停。对于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各方沟通,通过地方政府机构跟进协调解决。如果“贫富混住”的“样本”在武汉、兰州推行成功,也可以给其他城市提供借鉴。毕竟,用制度来消弭贫富分区,促成和谐生活,实现“共富”目标,是各地政府共同的愿景。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贫富混居抬高低收入者居住成本 2010-08-20
· “贫富混居”的障碍来自于偏见 2010-08-18
· 还须因地制宜推行“贫富混居”模式 2010-08-18
· 贫富混居只是“均贫富”牌创可贴 2010-08-18
· 贫富混居是政府在推卸责任 2010-08-12
 
频道精选:
·[财智频道]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频道]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频道]三论通货膨胀是生产力现象·[思想频道]查处闲置用地不会解决房价问题
·[读书频道]《五常学经济》·[读书频道]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