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思想频道 >> 言论
莫过分拔高中国旅游日的经济价值
2010-07-29   作者:吴学安  来源:经济参考报
 
  据《齐鲁晚报》报道,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重点工作分工方案》,其中涉及设立“中国旅游日”、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等内容。但就是否设立以及在哪一天设立“中国旅游日”,存在很大争议……
  自去年12月初,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设立‘中国旅游日’”后,国家旅游局立即组织了“中国旅游日”网上征集活动,一时引来一场激烈的争夺战,各地政府粉墨登场,纷纷提出自己的方案。
  旅游作为新兴的休闲行业,既具特有的经济特性,更需要有大众需求支撑,由此,设立旅游日对于拉动内需、引导消费是大有裨益的。而旅游主管部门设立旅游日的本意,无疑是将其作为一个全国性旅游活动日、宣传日,并非是可以放假的法定节假日。可见,所谓旅游日无外乎是一个普通的行业节日,并无特殊之处。对于“中国旅游日”如火如荼的争夺,其背后“都是利益的博弈”,看重的均是“中国旅游日所能承载的巨大旅游效应及经济价值”。
  各地基于地方利益,为本地旅游促销卖力吆喝、希望利用名人效应打造本地独特的旅游形象本无可厚非。但现在“中国旅游日”这个行业节日,也成为地方旅游促销、利益争夺的道具,不免让人为之感到忧虑。如以最为激烈的江浙两地争夺为例,虽然都拿徐霞客说事,但背后盘算的无非是各自的地方旅游利益。
  虽然,各地削尖脑袋争夺旅游日的目的是出于利益考虑,但如果说将来的旅游日是根据某地的方案设立,就意味着这个地方的名气随之提升和财源滚滚而来。依笔者看,这个说法值得推敲。其实,名人只是一个地方的特殊标志,并非招徕游客的“金字招牌”。不管旅游日定在哪一天,都只是象征性节日,并无实质利好。而且,未来的“中国旅游日”针对全国,并非个别地方特有,这让与旅游日沾上边的地方名气大打折扣。
  旅游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精神活动,即便其间可能有消费、经济上的意义,但那也只是附带、附属性质的,既不可能也不应该成为旅游追求的目标和归属。所谓中国旅游日只是一个全国性的旅游宣传日、活动日,或许根本没有争夺的必要。因为在“中国旅游日”还没确定之前,各地的“旅游节”早已遍地开花。每逢节假日,无论是“大黄金周”还是“小黄金周”,人们想旅游的自然出去旅游,平时工作期间,即使设立了“中国旅游日”,工薪族们也没空出去旅游。旅游虽有经济学上的淡旺季之分,但具体到个人,却是不尽相同。个人旅游的时间、行程各有差异,都是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旅游日”,只要开心惬意,难得休闲,又有谁在乎“旅游日”是哪一天?况且,眼下旅游业的问题并不在于有无“旅游日”,而在于交通不便、门票价高、服务不规范、旅游环境欠佳。各地若想迎来四方游客、八方来宾,做大自己旅游经济的“蛋糕”,不妨先集中精力将旅游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好,到那时游客自然会如期而至。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低碳城镇建设”不能赶时髦 2010-07-29
· 地方政府偿债不靠卖地又能怎样 2010-07-29
· 葛顺奇:银行业500强跨国公司可以比较出什么 2010-07-29
· 收入分配改革需要跳出传统思维 2010-07-29
· 银行的ATM成本是个伪命题 2010-07-29
 
频道精选:
·[财智频道]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频道]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频道]杨涛:政府储蓄合理规模是多少·[思想频道]左晓蕾:完善市场制度才是楼市调控之本
·[读书频道]《五常学经济》·[读书频道]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