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思想频道 >> 言论
中国在对外买卖国债上更加主动灵活
2010-07-22   作者:唐福勇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因5月中国较大规模增持日本国债而来的夸张言论在市场蔓延。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5月同期,中国减持美国国债325亿美元,并且是去年12月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减持。
  一增一减,也难怪市场出现中国“购日而弃美”的言论。无独有偶的是,就在这期间,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分别在7月2日、6日、7日、8日、9日连续五天对外汇管理政策热点问题进行了系统性解答,其中包括中国外汇储备投资等方面。
  作为市场观察者,人们更多地从市场数据变化印证了中国对外国债买卖的一些价值取向。
  本轮金融危机以来,美元在全球的地位已经有所降低,美元本身升贬的不确定性变得更加复杂,而对经济增长依然保持较快速度、经济总量在全球占比越来越大的中国而言,2.4万多亿外汇储备资产的安全性与保值增值越来越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为实现外汇储备的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近一两年来,中国外汇储备中的货币结构有了动态调整优化,不仅一篮子货币更为丰富,其货币比重也有了变化,用国家外管局的话说就是当前的货币结构考虑了我国的对外贸易、外债、直接投资等对外支付的结构,也参考了全球外汇储备的货币结构,而目的是既可以利用不同货币的此消彼长来分散风险,同时可以较好地满足对外支付和资产配置的需要。
  减持美国债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而每次较大幅度增减持美国债都会引来市场的种种猜测,如果抛开政治因素,从纯市场投资的角度去看,在中国依旧是美国债第一大持有国的前提和8600多亿元规模的背景下,数百亿元的增减额虽不能说无足轻重,至少根本不可能改变美国债依然是全球各国包括中国最重要的持有对象。相关数据也表明,仅从2009年5月以来的一年之内,中国持有美国国债共经历了6次减持、5次增持。以此观之,在未来,这种增减持的频繁程度将更甚于以前。
  而对于日本国债映入人们的眼帘,的确是因为其持有总量与增持数量有了大幅增加。在这一点上,说明了中国在对外国债的买卖投资上更加主动灵活。根据日本财务省数据,中国在今年前5个月大幅增持日本国债,净买入1.28万亿日元(145亿美元)规模的日本国债。而5月份,中国买入的日本国债量高达7352亿日元,远远高于1—4月份中国的购买总量5410亿日元。仔细分析便会发现,正是在此期间,日元在全球货币中的相对抗跌和升值趋势吸引了不少国家的投资目光,中国也不例外。数据显示,7月16日,美元兑日元跌至去年12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欧元兑美元突破1.30美元,至两个月以来的最高点。从这可以看出,中国对日国债与美国债的一增一减正好与市场表现相符合,可谓看准了趋势,是一次成功的增减持买卖。
  就这一点而言,未来中国的外储投资的确需要更主动灵活,不仅是美日国债,还包括欧洲及其它新兴市场国家的相关国债。当然,所选择的国债需要符合一些要求,正如国家外管局所列举的,市场容量是否够大、流动性是否够好、所投资国债的等级是否较高、资产的风险收益特性和相关性能否满足组合投资的需要、能否达到风险分散的要求、能否有效对抗通胀等。
  因此,在日益多元化变化的未来,对外国债的投资不仅需要更多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也必须在实践中去尝试与摸索。只有这样,市场的主动权才能更多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中国经济的“隐性”优势 2010-07-22
· 中国汽车人心态渐趋理性 2010-07-22
· 2012年中国将全面进入国V时代 2010-07-22
· 6月中国进口航空煤油税后价格环比下降6.8% 2010-07-22
 
频道精选:
·[财智频道]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频道]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频道]田立:两大投行顶不上一条章鱼?·[思想频道]政策性金融 “配角”一样出彩
·[读书频道]《五常学经济》·[读书频道]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