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思想频道 >> 经济理论
中国信用评级体系的战略抉择
2010-07-08   作者:关建中  来源:经济参考报
 

文章索引

一、金融危机凸显信用评级的战略地位
二、美国信用评级体系的失败
三、国际信用评级体系的重大缺陷
四、后危机时代国际评级格局对中国的影响
五、现行中国信用评级体系的风险
六、中国信用评级体系的战略抉择
七、中国信用评级体系构想

  五、现行中国信用评级体系的风险

  现行中国信用评级体系是学习美国的产物,美国评级模式几乎毁灭了国家的经济基础,那么,这样一种舶来品带给中国的将会是什么呢?

  (一)现行中国信用评级体系的缺陷

  西方评级体系模式移植中国存在先天性缺陷。
  一是认识缺陷。主要表现为:1、盲目崇拜美国评级模式,缺乏独立的思考和认识,即使美国“老师”的声誉已在本国一落千丈,也很少有人质疑舶来的评级体系会给中国带来社会性风险;2、对评级话语权在国家的重要战略地位理解不够,认为外国评级机构以合资不控股方式控制中国评级话语权不会构成风险;3、对信用评级的本质理解不深,把评级作为一般中介服务,使植入市场机制的评级体系越来越背离公众利益;4、缺乏对构建国家评级体系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不完全认同民族评级机构艰辛探索二十年的价值,试图用行政和资本的力量或“国进民退”或另起炉灶的方式从头再来;5、支持民族评级机构掌控国家评级话语权尚未形成主流意识,客观环境使本土机构长期处于孤军抗争的境地。上述国家信用评级体系的认识风险在积聚酝酿这样一种风险——极有可能使中国丧失后危机时代出现的变革国际评级格局的历史性机遇。
  二是体制缺陷。评级机构过多;评级标准建设缺乏制度保障;评级监管多头负责。如何建立体现信用经济本质要求和适合国情的中国评级体制一直没有提上政府的工作日程。
  三是机制缺陷。竞争机制使信用级别买卖公开化、合法化,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评级收费模式把评级机构与受评对象利益结合起来,增加了评级风险。

  (二)被美国控制评级话语权的风险

  美资机构以合资方式控制中国评级市场的目标已接近完成,并广泛渗透到我国防、金融等众多关系国家核心竞争力与战略机密的行业和企业。美国对中国评级话语权的实际控制将对中国构成以下主要危害:1、使中国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金融主权,中国的评级规则和金融产品市场定价要由外国人说了算;2、信用关系已成为中国现代社会的经济基础,信用关系稳定与否攸关社会安定与政局稳定,运用评级话语权可以通过破坏信用关系侵蚀中国执政党的社会基础;3、通过评级可以便利地掌握中国重要行业的战略信息、企业技术和经营信息,削弱国家竞争力,直接威胁中国经济与国家安全。

  (三)不能充分揭示风险的后果

  现行的中国信用评级体系肯定不能充分揭示信用风险,承担不了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赋予的责任,影响国家金融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评级不能真实揭示风险还有可能引发类似美国的金融危机,中国这样的超级经济体一旦爆发危机必然演变为世界性金融危机,中国各方面的损失将最为惨重。

  (四)在付出沉重代价后重建评级体系的后果

  检验现行评级体系是否合理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通过信用关系的破坏,发生金融危机;二是通过信用和评级体系发展的不平衡来验证,付出时间成本和社会代价。这两种情况都将导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大倒退,甚至危及执政党的经济和社会基础。经过折腾以后再重建国家评级体系,势必迟滞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梳理对现行中国评级体系风险的认识,可以增强我们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感,激励我们创新图治,用政治智慧和胆识面对中国信用评级体系的战略抉择。


1234567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蒙代尔:全球信用评级体系中中国要扮演重要角色 2010-06-29
· 在全球信用评级体系中中国要扮演更重要角色 2010-06-29
·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信用评级体系 2010-06-28
· 中国信用评级高峰论坛共同文件 2010-06-28
·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信用评级体系 2010-06-28
 
频道精选:
·[财智频道]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频道]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频道]资产证券化:快步疾驰还是慎行慢走·[思想频道]许小年:政府管价格 费力不讨好
·[读书频道]《五常学经济》·[读书频道]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