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农村首创地下水"分水到户"
    2007-05-18    本报记者:杨守勇    来源:经济参考报
    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率先在全国实行了地下水“分水到地、分水到户”机制,探索农田水利建设社会化新模式,受到各界关注,并被世界性水组织向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   
    桃城区位于冀东南黑龙港流域,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仅为120立方米,全区多年平均需水量为1.4亿立方米,但水资源可利用量仅为6000万立方米。多年来,全区一直靠超量开采深层地下水维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地下水位迅速下降,成为冀、枣、衡地下深层淡水沉降漏斗区中心,漏斗中心水位最大埋深已达92米,引发了地面沉降、咸水入侵、地面巨大裂缝等一系列问题。
    如何在农业区建设节水型社会?桃城区近年来进行了理论和机制体制上的创新,以节奖超罚为主线,创出了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以经济杠杆为手段,以农民用水者协会为载体的农村水资源管理体制,开创了中国地下水分水到地、分水到户的先例。
    在试点村实行的水权制度改革,即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将用水指标像土地一样分到户,发放《水权使用证》。各村每户灌溉和生活用水量都定期上墙公布,节奖超罚,促使农民时时、处处、事事节水,实现了节水与增效双赢。种高村支部书记种西武说:“全村2004年至2005年用水量由平水年的40万立方米下降到26万立方米左右,全年节水14万立方米,减少了1/3,粮食产量却与往年持平。”
    桃城区还在全国率先探索了农村水价改革——“提价+补贴”浮动水价控制机制,按照各种水源的重要程度,将水价按不同幅度提高,然后将提高的那部分资金按全村人口或耕地面积进行平均补贴。这种“一提一补”的方法容易操作、简便易行。河沿镇盐堤口村用水者协会会长李树智说:“这种办法实现了用水多则实际水价高、用水少则实际水价低。村民张义生承包了15亩耕地,种了8.2亩棉花,棉花浇水少,他一个灌溉轮次就获补贴140多元。2005到2006年全村不但省水6000多立方米,还促使群众自觉进行种植结构调整,积极种植高效节水作物。”
    试点改革改变了人们千百年来的用水观念,农民开始从“要我节水”向“我要节水”转变,试点村农业节水率均达20%至30%,破解了水资源管理难题。目前,全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已从2004年的一个扩展到32个,建起了168个农民用水者协会,并由单一模式探索成四种模式。他们的节水经验引来了全国各地学习参观者,并被世界性水组织——全球水伙伴向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
    实实在在让农民管水,是桃城区农村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桃城区通过积极探索,创出了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建设的新路子。
    首先在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上,区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对机井、扬水站点、堤防、渠道闲置土地及林木通过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放开了经营管理权。其次是改革管理体制,建立农民用水者协会,实行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对农村机井实行自建、自有、自用、自管,集体拥有的工程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村集体保留所有权,通过委托管理或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方式搞活经营权。同时,实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制度,将农田水利建设的决策权、管理权交给农民,让农民在管理、建设、财务上享有高度参与权、知情权和决策权。
    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使得桃城区农民兴起自主建设联户和联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热潮。他们成立合作组织,协商解决出工、出资及费用计收等问题,共同出资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邓庄乡北苏闸村和速流村为了利用滏东排河水灌溉农田,村民自筹资金20万元建设股份制扬水站,建立了跨村的以灌溉区域为主的农民用水者协会,解决了6000多亩耕地的灌溉困难。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