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不能总靠“刺激”
    2010-07-19    如一    来源:经济参考报

    6月份社会用电减少,以及此前公布的PM I(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出现回落,引起国内外对未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担忧,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时被提起,有人甚至开始在推测政府将出台何种新刺激政策,以阻止经济下滑。
  且不说下半年经济究竟如何,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因为谁都知道今年经济情况“最为复杂”,未来变数很多,无论是政策调整,还是国内外市场环境发生变化,都会对经济带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后果。即使放缓、减速真的来了,再靠所谓刺激政策能否解决所有问题,也是一件值得怀疑的事情。
  不可否认,2008年我国推出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对于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维持国内经济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年上半年,尽管外需恢复依然不理想,但我国经济增长仍达到11.1%,说明离开相关政策的支持,保增长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增速并不能掩盖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所有矛盾和问题,相反在外需前景难测、内需又无法迅速增加的前提下,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等问题显得更加突出。一旦政策收紧,经济增速放慢或出现下滑都很有可能发生。
  这就是为什么今年的宏观调控显得格外困难的深层原因,它实际反映出一个必须要正视的问题,即离开政策刺激经济还能否保持高速增长,或者是单靠刺激政策是否能维持经济长远发展?应该说,政策作为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在预防和纠正市场盲目性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当金融危机这样的风暴袭来,经济面临崩溃风险的时候,“有形之手”的及时介入会弥补市场漏洞、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投资者损失。
  然而,像人生病一样,清热解表的药只能收到退烧降火之功效,要真正除去病根使其不再发作,必须先找到病源,所谓治标还需治本。刺激政策既为救市而生,早晚有退出的一天。要使经济恢复应有的健康,必须另寻长治久安之策。今年以来经济运行的曲折变化,其实已显示出单靠政策刺激,高增长难以继续维持。产业结构不调整到位,经济运行的大起大落就会反复出现。
  因此,面对可能出现的经济放缓,首先要做的不应该是仓促出台政策以刺激市场的表面兴奋,而是要从改革体制机制方面着手,排除阻碍经济转型的种种不利因素。这种调整也许会造成经济增速的一定回落,但如果是完善经济体系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就需要将眼光放远,没必要在G D P增加多少上过于计较。前一段有人对我国经济可能出现过热表示担心,增速适当放慢,也许正有助为经济降温。倘若明知道经济有泡沫风险却不敢正视,依然热衷于短期刺激措施,虽然能维持G D P高增长,却容易给未来发展埋下隐患。
  尤其不可忽视的是,长期以来经济发展过分依赖政府投资,让不少人将经济刺激政策简单地理解为多发票子,对投资效益究竟如何却没有给予应有重视,致使不少投资存在严重浪费现象。所以,投资体制中的问题不解决,再多的刺激措施也只能解一时之渴,弄不好还会让经济运行中的矛盾越积越多。况且,扩张性经济政策明显推高政府赤字,用多了可能导致政府债务危机,希腊的前车之鉴值得我们警惕。
  从中央近期密集出台的多项政策措施不难看出,其重点并非在一般意义上的刺激经济,而是旨在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如果不认清这一点,仍将经济形势变化的希望寄托于某些新刺激政策上,收获的恐怕多半是失望。

  相关稿件
· 杨元庆:移动互联网将爆发性增长 2010-07-16
· 要给中国债务驱动型增长降降温 2010-07-16
· 美联储下调经济增长预期 2010-07-16
· 快讯: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1.1% 2010-07-15
· 美国努力推动经济增长促就业 201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