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多伦多峰会:重履责 建机制
    2010-06-29    刘丽娜 施蓉    来源:经济参考报

    在当代世界经济关系中,27日闭幕的二十国集团多伦多峰会将成为一个有意义的节点。此次峰会的成果令人鼓舞,但也应看到,要加强机制建设,完成从国际金融危机“救火队”到世界经济协调常设机构的角色转换,二十国集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履责,是本次峰会的核心要义所在,确保了本次峰会取得成果,证明了二十国集团峰会机制在世界经济中的协调能力。
  会议召开之前,舆论热议各成员国的分歧,甚至预言多伦多峰会将不欢而散。但实际情况是,多伦多峰会确定了增长的主调,信守并履行了“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框架”和金融监管改革等主要日程,在发达国家削减财政赤字、国际金融机构治理改革、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等问题上提出了具体时间表,并强调了二十国集团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和加强经济复苏。
  加拿大国际贸易部长范洛安说,多伦多峰会上,履责比作出新承诺更重要。
  从当代世界经济关系协调的历史来看,多伦多峰会实现了从八国集团向二十国集团的转换,强调要在二十国集团峰会框架下协调各主要国际经济和金融组织的运作。这一转变在当代国际经济关系中意义重大。
  二十国集团峰会问世前,世界经济协调机制主要是在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框架下运行。
  上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后因俄罗斯加入演变为八国集团)在国际经济协调中逐渐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近年来,随着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权重的增加,八国集团协调世界经济的能力日渐式微。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加快了国际经济合作机制的转换。本次峰会前,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已先后在华盛顿、伦敦和匹兹堡举行了三次峰会,讨论如何应对危机。
  在匹兹堡会议上,二十国集团峰会被宣布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这标志着承认发展中国家力量、强调合作共赢的世界经济协调新机制的诞生。
  在前三次峰会举行时,世界经济仍未走出危机,各国强调协同应对全球挑战。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势头的发展以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新因素的出现,二十国集团成员各自面对的情况发生不同变化,出现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主张,成员国间进行合作的政治意愿有所下降。
  正是为适应这一变化,多伦多峰会为各国留下了按照各自节奏采取“有差别与酌情而定的”经济政策空间。
  不过,二十国集团国际经济合作的基础并未动摇。正如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多伦多峰会上所言:“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尚未消除,世界经济系统性和结构性风险仍十分突出。我们要深刻认识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的严重性和复杂性,继续发扬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精神。”
  在推动二十国集团机制化方面,多伦多峰会又迈出了新的一步:决定第六次峰会将于2011年在法国举办,2012年峰会将在墨西哥举办。在未来峰会举办国中不难发现发展中国家的身影。在今后世界经济协调发展的进程中,发展中国家必将发挥更大的影响。

  相关稿件
· 利益对立下G20峰会机制向何处演化 2010-06-28
· G20分歧开启全球“去同步化” 2010-06-28
· G20 复苏与平衡的矛盾与利益 2010-06-28
· G20峰会大幕拉开 直奔财金热点 2010-06-28
· G20峰会应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2010-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