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思维——贸易争端的根源
    2009-11-13    梅新育    来源:经济参考报
    奥巴马将于11月15日以美国总统身份开始他的首次访华。
    在10月29日的第20届中美商贸联委会上,美方已承诺“将避免滥用贸易救济措施”;但与中国在重大国务活动前着意营造和谐气氛的做法相反,美方随后反而以接二连三的举动将对华贸易争端推向新高峰。与此同时,美方再度炒热人民币汇率话题,奥巴马明确表示将向中国领导人提出这个问题。
    尽管美方可以搪塞说,这是有关机构依据法律规定的日程行事,在分权体制下决策者不能干预行政部门决定;但一个大国不可能不明白起码的外交礼仪,不可能不在国家体制中作出起码的相应安排。是什么促使山姆大叔在如此敏感时期作出这样的举动?
    经济危机时期贸易保护主义必然抬头的规律?不错,但这样的“普遍规律”还不足以说明美方如此密集行动的具体动机。
    奥巴马人气急剧下跌必须求助于保护主义势力?不错,政坛菜鸟奥巴马本就是靠民众的天真期望当选的,上台后支持率直线下降理所当然。在奥巴马当选一周年之际,支持率已经低于布什同期纪录,民主党也在刚举行的新泽西州和弗吉尼亚州州长选举中惨败……面对困境,奥巴马不得不将前总统布什推出来当作替罪羊。他没有搞当选周年庆祝活动,而是跑到威斯康星州一家学校参观,声称自己已在力挽美国经济之狂澜——前任留下来的烂摊子。
    随着奥巴马政治支持流失到一定程度,寻求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支持的内在冲动已大大增强。但轮胎特保案在美国内外均遭遇广泛抨击,也遭到了中国对进口美国肉鸡和汽车产品实施的贸易报复(尽管中国官方没有承认这一点)。仅此一项动机,也不足以驱使美方对刚刚遭到的教训完全不管不顾。
    归根结底,美国之所以如此,是根深蒂固的“帝国思维”作祟。经过这场危机,美国面临正常经济思维和帝国思维之间的选择。两者都承认美国软硬实力因危机而受损、中国软硬实力相对上升的现实,但前者认为需要更慎重地处理对华关系,后者则因此更强烈地主张遏制、打击、削弱中国,以免中国成为其竞争对手。从美国危机后挑起对华贸易摩擦激增、特别是奥巴马访华前夕,美方言而无信将争端推至新高峰的现实来看,美国的帝国思维根深蒂固。尽管危机已使美国在如国债等重大问题上有求于中国,但美政治集团不愿意让奥巴马以有求于人的姿态访华,而是尽可能维持对华咄咄逼人的姿态,希望他表现得不像债务人来见债主,而是相反。
    既如此,我们是继续谈论“理性”、“冷静”,从而牺牲建立更平等互利中美关系的好机会,还是以适当方式表现出足够硬度令满怀讹诈之心者却步?
  相关稿件
· 应对资源贸易争端需着眼长远 2009-11-10
· 美欧墨联手压中国 资源战成贸易争端新潮流 2009-11-06
· 资源战成贸易争端新潮流 2009-11-06
· 美欧墨联手压中国 资源战成贸易争端新潮流 2009-11-06
· 警惕贸易争端背后的资源战 2009-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