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急需转型时
    2009-11-10    社评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反危机一年来取得的积极成效,令中国式增长模式再度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学家关注的对象。与经济下滑虽然企稳但复苏动力严重不足的发达经济体相比,中国旺盛的内需市场和丰厚的外汇储备家底,让他们羡慕不已。
    然而,国人并没有因此而自满自足。民间舆论纷纷议论,为什么经济数据的“好看”与民众实际生活感受相差如此之远?统计公报中的CPI至今未能“转正”,为什么人们感觉不到生活费用的下降?以致有人不无偏激地质疑,统计数据中的中国,到底是不是自己生活的国家?
    归根结底,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和经济危机,暴露并放大了中国现行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一些原本被掩盖或忽略的矛盾,在危机的冲击下骤然激化。凡此种种,向中国经济发出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强烈的信号:转型发展。
    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单纯追求GDP高增长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这种粗放型增长方式,在实现量的急剧扩张的同时,造成了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恶性循环,可谓“快而不好”。而且,随着经济规模越来越大,其负面效应愈加显现。在一些地方则表现得尤为突出:环境污染、效率低下、能源资源供应不足、人们实际生活质量下降……按照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的“增量资本产出率”,即从每增加1亿元GDP所需要的固定投资来看,2004年至2008年,中国的平均值已达到5.61,其中2008年高达7.58,已接近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夕泰国、印尼、韩国等国的水平。
    危机和反危机的经验告诉我们,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已经不可持续。金融危机和随之蔓延开来的经济萧条,使得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对中国出口商品的需求急剧萎缩,由此连带我国外贸出口大幅下降,其结果,一方面拖累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严重危及了数千万农民工就业及其家庭生计。
    对后危机时代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探索表明,我国多年来实行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已经到了必须调整的时候。在经济发展一定阶段,一二三产业之间、外需与内需之间、投资与消费之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东中西部之间的不均衡,既不可避免,亦有其“合理性”。但是,时至今日,这种非均衡格局的“不合理性”已经越来越突出。比如,投资与消费继续失衡,势必使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加剧,甚至可能成为引发未来危机的“地雷”。又如,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失衡,不仅影响了区域间产业链的合理布局和全国统一市场的良性循环,甚至可能危及社会和政治的稳定。
    由此可见,危机,既是坏事,也是好事。其积极意义在于,让我们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产生了空前的危机感,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生了空前的紧迫感。而转型发展的实质,就是要紧扣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真谛所在。
  相关稿件
· 山东巨额投资中谋求产业结构的转型 2009-11-06
· 银华基金:重点关注经济转型带来的投资机会 2009-11-06
· 福田汽车:战略转型可望增厚盈利 2009-11-06
· 发展坐标:系统推进发展转型 2009-11-06
· 后危机时代中国面临转型挑战 2009-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