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促消费再努一把力
    2009-09-07    陈晓彬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刊   又到秋风送爽时节。对于大部分国土处于北温带的中国来说,这是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个诱人消费的季节。笔者认为,为最终克服国际经济危机的不利影响,实现保增长,保就业的目标,除靠天公帮忙外,还要在人为方面,再努一把力,促进国内消费,抗过全球经济危机这一关。
    为克服国际经济危机带来的外需萎缩影响,中国动用财政、金融乃至行政手段从投资和消费两方面拉动内需。上半年,中国经济由投资带动增长了6.2个百分点,由消费带动增长了3.8个百分点,在抵消了出口下滑带来的2.9个百分点的负增长后,实现了增长7%以上的好成绩。目前国际经济危机还没有真正过去,复苏前景到底是V型、U型,还是W型,甚至是不是L型,各界仍在争执不休,因此还不能对外需市场的复苏抱太乐观的态度,不能在继续拉动内需、保增长方面出现丝毫懈怠。
    在中国,靠投资拉动内需相对容易些。对投资上项目,各地本来就有难以抑制的冲动,只要中央放行,银行放款,肯定一下就能轰轰烈烈。问题是,危机前中国不少行业已经出现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现象,在为应对危机而大力刺激投资的大环境下,难免重现。为此,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在拉动内需过程中,消费应该扮演更吃重的角色。
    同刺激投资相比,各地政府刺激消费要相对艰难些。这不能靠政府定计划、下指标,强令百姓吃多少,喝多少。但是,也不应该无所作为。人们消费,一要有钱,二要有闲。中国保增长,保就业的政策的目的就是要保民生,就是要尽可能保住百姓能够用于消费的收入。家电、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政策是政府动用财政开支,真金白银补贴消费;目前正积极推进的医疗保险体制和农村养老体制的建设也是直接或间接地提高人们可支配收入,进而有可能用于消费支出。日前,财政部相关人士指出,下一步我国财政政策还将着力扩大消费。上述种种都表明,中央为解决消费者能有钱消费一事做出了巨大努力。笔者认为,有能力的地方政府应该上行下效,动用可以动用的财力,用补贴和各种方式,刺激当地消费。当然,靠政府直接掏钱刺激消费是一种权宜之计。但现在我们正处于多年不遇的全球经济大衰退时期,确实需要用权宜之计和长远之策相结合,咬牙抗过这一关。
    至于人们消费所需要的“闲”,今年难得是国庆与中秋共有长达8天的长假,算是天赐良机,不可错失。
    让消费者痛快地花钱消费,除了一有钱,二有闲外,恐怕还得有个良好的消费环境。不少消费者可能都经历过消费环境欠佳,甚至是“花钱买气受”的情况。在某种程度上,消费环境欠佳,已经成为制约中国消费的瓶颈了。改善消费环境,事关调整经济结构的大局,要靠国家立法、地方立规,要靠国家有关机关的行政执法,但消费行为发生在全国城乡的各个角落,改善消费环境要更多地靠各级地方政府的努力。这一方面要靠各地政府从大局出发,贯彻中央扩大内需的政策,自觉地改善当地消费环境,另一方面也要立规矩,下指标,把能否维护当地良好的消费环境作为各级政府重要政绩指标,严惩在这方面懈怠职守者。

  相关稿件
· 我国消费增长出现四大特点 2009-09-03
· 消费金融公司应吸收民间资本 2009-08-31
· 北京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2009-08-31
· 财政政策下一步将主攻扩大消费 2009-08-31
· 美个人消费开支恐变风向 2009-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