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危机的历史看股市政策选择
    2009-09-01    方家喜 张汉青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近200点的沪市下跌表明市场持股信心的大幅下行,也提醒投资者,当然更多的是管理层要考量已经作出和将来要进行的选择。对于目前的股市,应该明确一个时间坐标。这就是,中国证券市场正行走在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当中,监管层的思路、决策都不能离开这个基点。
    一个自然的逻辑是,人们需要从历次金融危机中得出资本市场的变异规律,捋清这种变异规律的经济特性和生产链条。唯有如此,才能改善政策选择,启动股市的良性演绎。
    重翻历次金融危机的每个段落,我们会发现,作为金融市场重要部分的股票市场往往是在“大起大落”、“一惊一乍”中行走。远如1929年的大崩溃,近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敏感的股市莫不表现同一种情况。而支持这种情况和走势的直接因素是脆弱的心理预期。当然,危机时期不确定的经济环境和在此影响下的资金快速流动则是投资者脆弱预期的基本背景。于是,站在金融危机,特别是后危机时期的时间坐标上,人们看到影响股市蹒跚行走的三个经济特性。
    资金的易动性。最新出版的《七大趋势》预期,在金融危机的中后期,短期投机资金的大进大出,将使新兴市场国家的股市面临大幅波动的风险。虽然危机仍在持续,复苏没有明确,但市场对于财富的期待似乎在膨胀,赌通货膨胀、瞄准货币升值等等,成了近半个世纪以来金融危机中轻取利益的重要技巧。今年前一阶段的A股走势则是一个生动的演绎。进入第二季度,境内外资金认为全球和中国通胀要抬头,于是大举布局中国股市。最近,A股大幅调整则印证了短线投机资金在股市快速撤离的情状。
    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与历次金融危机一样,在危机的后半期,对于经济的复苏往往充满种种猜测,这种不确定性的猜测时刻牵动着股市的神经。最近,全球主要经济体上半年经济数据已陆续公布完毕,伴随中美经济的强劲反弹,德、法、日三国经济增长率的由负转正,似乎预示着延续近两年的金融危机正在落幕,但目前的经济增长究竟是可持续复苏的一部分,还是各国政府公共干预(财政刺激和货币投放)的短期效应,仍存争议。
    市场心理的脆弱性。欧美股市今年以来几起几落,正是投资者对危机时期不同阶段宏观数据的敏感反应。中国股市虽然总体流动性充裕,但在股市扩容、信贷可能收缩的政策语音下持续下行,也无不是非常时期信心难立的表现。
    后危机时期,以上三方面的特性直接影响着资本市场的变动和趋势。所以我们在政策选择上一方面要慎之又慎,另一方面又要注意针对性。
    明智的管理者,要理清影响目前股市信心的关键因素。从积极的方面看,目前A股的经济基本面总体上是良性的。因为支撑股票价格的公司业绩在危机中仍然呈现较快的增长,而国内宏观经济的恢复也正呈现较为明确的信号。
    从不利的方面看,首先,市场密集的声音则是对发行节奏过快的忧心。在8月31日股市大跌中,中冶科工公布发行融资168亿元。自6月IPO开闸以来,沪深两市IPO相当于去年全年沪深两市IPO募资总额的七成。“扩容猛于虎”,已成当下市场心理的鲜明写照。
    对于扩容的疾行,管理层有必要通过适当的政策安排,缓解其对市场的压力。与此相关联的是,新股发行工作的种种怪现状也让投资者心绪难安。特别是新股IPO重启以来频频以高市盈率示人。高市盈率发行本质上是一种“泡沫化发行”,这种泡沫无疑将对市场人气、结构形成了巨大的压力。所以,有针对性地对A股发行制度进一步完善,也是当前发行政策良性调整的题中之一。
    其次,短期投机资本的快速进出正在影响后危机时期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我们不要对资本快速流动的正面效应存在过高的期望。在金融危机巨大的阴影下,资本的进出具有明显的羊群效应。资本大量流入必然推高股票价格,而资本大量流出则会对资本市场形成冲击,甚至影响复苏进程。所以危机时期新兴市场对境内外短期资本的大进大出须保持一定警惕,加强监控是必要的举措。
    同时,不明确、非理性的信息传播和政策解读也在影响市场的信心。管理层应比危机前更加完善股市的信息披露制度,进一步对市场明确有关政策指向,稳定投资者预期。在后危机时期,市场也需进行更加广泛的投资者教育,客观全面说明市场的正面和负面因素,引导理性投资。
    站在金融危机的时空中,我们认真考察资本市场的运行机理探索股市的监管经验,必然会形成一个新兴市场处理危机中股市发展的正面案例。

  相关稿件
· 从危机的历史看股市政策选择 2009-09-01
· 扩大内需中的股市政策选择 2008-12-23
· 股市政策解读务求客观准确 2007-07-13
· 利益形势坚定中国股市政策稳定性 2007-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