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要多一点自信
    2009-05-31    王小波    来源:经济参考报
    端午小长假前,国内有媒体报道,因中国果汁在德国畅销,引来该国三家著名饮料企业联手狙击——将共同推出广告呼吁德国人“不喝中国果汁”。
  这则新闻经网络转载后,引发国人广泛关注,多家媒体纷纷跟进报道,发出对德国企业充满愤慨的声讨之声。有人在网上留言“德国人不喝中国果汁,我们为何还买德国车”,更有营销专家发帖“含泪劝告”德国企业停播广告。
  然而端午节刚过,另一篇报道却让我们无语——在所谓“不喝中国果汁”这件事上,德国媒体难辞其咎,但主因却是我们反应过度!
  有记者在德国当地调查后发现,事件真相与所谓“不喝中国果汁”大相径庭——不存在“不喝中国果汁”的广告,也不存在“联合狙击”中国果汁的问题,甚至也不存在中国果汁畅销德国的情况。而所谓“三家德国著名饮料企业”根本就是德国边境曹阿山区(人口不足20万,面积不足1000平方公里)的三家小型“乡镇企业”,员工加起来不过百人。(详见《国际先驱导报》5月29日报道)
  整个事件的真相是,德国曹阿山区的这三家小企业因财力不济,不久前成立了“广告共同体”,并针对曹阿地区民众展开“本土化”的营销活动,重在说明三家企业是采用当地原料、雇用当地工人,试图以“乡土情结”来劝说本地民众购买本地区企业生产的饮料,并未针对中国果汁。此事被德国《西南日报》下属的仅在曹阿地区发行的《曹阿信使报》报道,并使用了“广告反击低价矿泉水和中国果汁”这样的标题。然而对照报纸原文,其内容与标题相去甚远。如原文报道中,“中国果汁”只是出现在背景介绍中,三家企业并没有提及相关内容,也并未“公开表示”中国果汁是敌人。后有国内报纸转载了该篇报道,但中文报道中关于德国企业要“赶走”中国果汁、要求民众不喝中国饮料等内容,原文皆未提及。此后更多媒体及网络跟进报道,则更加渲染了“不喝中国果汁”这一“主题”。
  在此,笔者不厌其烦地赘述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并不是想讨论如何确保新闻报道客观、真实,更无追究相关媒体失实报道之意,而是想搞清楚:在面对类似中国产品遭遇“狙击”的报道时,为什么我们普遍的反应是愤怒而不是冷静?为什么我们宁愿相信被“狙击”是事实而不是去了解真相?
  或许是因为中国产品在不断走向世界的过程中,遭遇的各种歧视、不公正待遇太多了,以至于我们在碰上类似事情时的第一反应自然而然就是“外国人又欺负咱了”,接下来的愤怒、声讨就顺理成章了。
  然而,这并不足以解释我们的反应过度。先不论国内媒体转载“源头”的真实性,仅德国一个地区小报对中国产品的不恭之辞,犯得上国内众多媒体甚至不乏在全国有影响力者群起而攻之?犯得上网络爆炒大有“全民声讨”之势吗?更何况,这个小报覆盖的地区不足20万人口,还抵不上中国的一个县。
  退一步讲,即使所谓德国企业呼吁德国人“不喝中国果汁”的事情属实,我们也不必对此大动肝火,媒体也不应“大动干戈”。区区三家企业仅凭所谓“不喝中国果汁”的广告,就能让德国其他企业弃物美价廉的中国浓缩果汁不用,就能让几千万德国消费者弃物美价廉的中国果汁不饮,却反其道而行之?
  所谓“不喝中国果汁”事件过度反应的背后,我们看到,我们对“中国制造”有一点过度的自尊,但还缺那么一点自信——喝不喝中国果汁,买不买“中国制造”,哪个人说了都不算,市场说了才算!
  当然,也有人会说,在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影响仍未见底、世界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我们对贸易保护主义比较警惕,因此对所谓“不喝中国果汁”事件比较敏感,出现过度反应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理解。
  对各种不利于“中国制造”的行为和现象,我们是应该警惕、敏感,但要指出的是,在具体问题处理上,一定要冷静、讲究方式方法。自尊心是好东西,但过度的自尊就是不自信,这会使我们纠缠于口舌之快,而忘了更重要的事情,让问题偏离原本的方向。
  相关稿件
· 4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3.5% 2009-05-04
· 自主创新是提升“中国制造”的关键 2009-04-22
· 警惕国际金融危机下“中国制造”质量缩水 2009-04-14
· 从行业“榜首”解读“中国制造” 2009-04-01
· 美国“禽肉条款”剑指“中国制造” 2009-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