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市场化不容置疑
2015-06-29    作者:毛承之    来源:国际金融报
分享到:
【字号
    6月23日,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美国国务院开启,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出席这一对话。周小川在回答媒体“关于美财长雅各布·卢5月敦促中国汇率改革”的提问时表示,这样的说法并非是在华盛顿官方一致意见,只是在某些特定场合的说辞。
  一方面,美国有不少声音质疑中国的汇率变动是否受到央行干预,另一方面,中央银行行长周小川认为,目前中国汇率是根据市场来调节的。
  中国的汇率是不是根据市场来调节,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来分析判断:一是从零关税政策来看,目前,中韩、中澳、中瑞之间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而且降关税的幅度比较大,有些领域采取的是直接零关税。这么一来,关税一降,整个人民币市场汇率就应该更加稳定与均衡。所以,周小川很有底气说一声:目前中国汇率是根据市场来调节的。
  二是从货币互换机制来看,据统计,除欧洲央行与中国香港外,有23个国家与中国签订相关协议,包括许多发达国家、遍及几大洲,已经达到27027亿元规模。而据海关统计,2014年,我国进出口总值26.4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其中出口14.39万亿元,增长4.9%,进口12.04万亿元,下降0.6%,贸易顺差2.35万亿元,扩大45.9%。由此可见,这个顺差规模与中国对外货币互换规模很接近,易平衡。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和中央银行还需要进行那些汇率市场干预吗?
  三是从经济增长来看,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增长速度明显趋缓,尤其是进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低于国内消费拉动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所以汇率必受市场调节。
  由此看来,周小川在这个问题上没有说假话,就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公开承认这一点:5月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接近宣布中国人民币汇率估值合理,为逾10年来首次。事实胜于雄辩。
  那么,美国财政部长雅各布·卢为什么要质疑中国的汇率问题?他在5月曾表示,中国需开放经济及货币,让人民币可自由兑换。他称中国汇改真正考验将在人民币承压的时候到来,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可能在今年决定让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但也可能花更长一点的时间。称中国的汇率政策一直是一大隐忧,将花时间观察中国是否已改变汇率政策,以符合IMF透明化协定。同时,需观察人民币承压时,中国会否避免进行干预。事实上,这根本就是借口,真正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人民币的迅速崛起,进一步国际化,挑战了美元的“至尊地位”。
  触及美国经济核心利益,美国怎么不会出来阻扰?这一点,在中国等亚洲国家筹建亚投行过程当中,美国的态度暴露无遗。
  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到转型升级新阶段,不可能再持续靠人民币汇率贬值来赢得市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主要靠竞争力与品质的提升。所以,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市场要起决定性作用,否则,就会搞乱市场,违背发展规律,即使人为干预市场赢得一时,最终也得不偿失。既然如此,中央银行不仅要让目前中国汇率根据市场来调节,而且要主动让市场发挥积极作用,使资本市场发展与稳增长相适应。
  从这点来看,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无论是扩大日常波动幅度,还是采取双向波动机制,应该是一种遵守市场调节而采取的主动市场化行为。当然,从资本项目开放来看,关键要提高资本产出效率,使整个资本市场的资金周转速度与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货币流通次数相适应。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稳定汇率仍是货币政策主选项
· 5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两连跌
·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再度回落
· 人民币汇率窄幅震荡
· 2015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小幅下跌
 
频道精选:
· 【思想】超预期“双降”强化稳增长信心 2013-06-14
· 【读书】那个历史瞬间留给我们无尽的反思 2015-06-25
· 【财智】多券商交易系统故障 凸显服务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世界工厂”渐远 “中国制造2025”谋突围 2015-06-29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