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起拍是否真能捡宝
2015-02-11    作者:徐维欣    来源:新浪收藏
分享到:
【字号

    2015年,立春已过,寒冬结束万物复苏。对于拍卖行而言,亦是如此。为了给春拍热身,不少机构纷纷推出迎春拍会。而其中,“无底价拍卖”日益博得眼球,这一拍卖对于拍卖标的不设定底价,由竞买人自行报价,由报价最高者购得拍卖标的。
  事实上,“无底价拍卖”已并不新鲜。自2011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进入一轮深度调整以来,这一形式便开始成为各大拍卖公司聚拢人气的流行做法。上海市拍卖行业协会新闻发言人范干平表示:“这一形式既能激起很多‘捡漏者’的参与热情,又能活跃拍场气氛,同时也能够保持非常高的成交率。”
  1000元起拍、100元起拍、甚至1元起拍……这种“低到尘埃里”的拍卖方式,让一些抱有“捡漏”心态的竞买者雀跃。不过对于愈来愈热的“无底价拍卖”,藏界业内人士坦言:“漏肯定有,但可遇不可求。毕竟绝大多数藏家的眼睛是雪亮的。”

  吸引藏家进场,活跃拍场气氛

  范干平介绍说,除了遇到委托方自己心中没底、专家也看不清的拍品,拍卖行往往也会采取“无底价拍卖”形式,将定价权交给市场外,这一形式目前主要针对的还是价值并不高的拍品。
  因而,“无底价拍卖”主要针对中低端收藏人群,这一群体在整个收藏界中占有相当比重。由于参与者众多,更有利于提升拍卖公司的拍卖业绩。“在整个市场并不是很热的情况下,实行无底价拍卖,有一部分原因是拍卖行出于无奈。”范干平分析说。
  在市场疲软的大环境下,艺术品市场迟迟没有复苏的迹象,“无底价拍卖”这一功能被逐步放大。以日前广州某迎春拍卖为例,将近九成的拍品都是无底价上拍,当中不乏名家作品。
  当然,“无底价拍卖”日益受到关注,也有着其无可比拟的优势。其中最大的优势在于强化拍卖品对于买家的吸引力——“神秘感”会促使买家预先认真验看拍卖品。反之,若拍卖公司采取有底价拍卖,而价格又定得偏高,就容易使买家“望而生畏”。

  盼“捡漏”不可求,练“眼力”更实际

  既然无底价,自然就有可能“捡漏”,这也是众多藏家对此趋之若鹜的缘由。对此,上海市拍卖行业协会副会长、艺委会主任承载提醒说:“‘无底价拍卖’一定程度上给竞拍者提供了捡漏的机会,只不过几率非常小。”
  事实也如此,一些偶尔出现在无底价拍卖场上的精品,最终仍然以“天价”成交。比如,陈鉴如款《竹林大士出山图》在北京保利从1000元起拍,最后以1150万元成交;上海泓盛拍卖的纸杂文献专场上,一幅倪瓒款《乐圃林居图》100元起拍,以575万元成交;一幅八大山人款《荷塘双鹌》无底价起拍,最终以339.25万元落槌……
  承载表示,对于刚入行的初级买家而言,“无底价拍卖”无疑是一个练眼力的好机会。“对于感兴趣的拍品,买家可以利用预展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好好甄别真假。上拍场之前,自己要对拍品确定一个心理价位,免得一上场就争红了眼睛。”
  当然也有业内专家对“无底价拍卖”提出隐忧。拍卖这种交易形式,是一种艺术品市场的定价工具,如果将这种定价的决定权交由购买人,拍卖业在艺术品市场交易体系中应有的价值与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有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坦言:“‘无底价拍卖’有真有假。”真,自不必说;假,则是委托方与拍卖行勾结,雇人在拍卖中哄抬价格,以期让自己的拍品获得一个新的“身价”,这一做法的危害同样应当引起警觉。
  也因此,有专家提出:“如果‘无底价拍卖’被大面积地推行,对拍卖业建立起的核心价值与作用无疑是一种极为残酷的重创。”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张信哲拍卖百余件藏品:一件袈裟120万元起拍
· 南方春拍稳健收官私藏专场撑起拍场信心
· 被掠西藏文物在英拍卖:部分高于起拍价20倍
· 起拍价达1.2亿的麻将将回归中国
· 景德镇陶瓷以萝卜价起拍:艺术水平退步
 
频道精选:
· 【思想】以高通为样板舞好反垄断之剑 2013-06-14
· 【读书】一个优秀房地产操盘手的营销之道 2015-02-09
· 【财智】多券商交易系统故障 凸显服务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网上看病鱼龙混杂:误诊多维权难 2015-02-11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