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国人的少林梦
2014-11-25    作者:戚德志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分享到:
【字号
    没错,就是猎奇,以及心底一丝隐隐的不安。 马修?波利来到中国那一年,中国社会的开放程度远未达到如今的地步,但所有变化都在酝酿之中,比如日后暴得大名的释永信,彼时尚未成为少林寺方丈的他,早已经有钱有势、门路宽广,开着北京一位大人物送给他的梅赛德斯奔驰轿车,还雇了私人司机。
  科幻小说大师尼尔?斯蒂芬森在他出版于1992年的《雪崩》中曾经畅想,“一个男人,哪怕都二十五岁了呢,仍然会时不时地想象,在合适的情况下,自己能成为这个世界上最为恶劣的、最卑鄙无耻的家伙——要是我去中国的寺庙里修习武艺,狠狠地学上十年功夫;要是我打破常规,不走寻常路,把自己的生命全身心投入到卑鄙的作恶当中去……那会是什么样子呢?
  十五年后的2007年,马修?波利(Matthew Polly)以一本《American Shaolin》给出回答:到中国的寺庙里狠狠地修习功夫,就是这个样子。2014年5月,这本书被翻译成中文出版。作为一部典型的非虚构作品,马修?波利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他在少林寺的种种经历,折射出意味深长的文化冲突,以及入乡随俗之后的最终和解。
  整部作品情节曲折叙事紧凑,马修?波利的幽默与自嘲在中文翻译中得到了很好的传达,但有点令人摸不着头脑的是中文书名《少林很忙》,不知道是想传达商业化浪潮下的少林现状呢,还是想说明马修?波利在少林期间的心理状态。倒是副题《和尚,飞踢与铁裆功:一个美国人在新中国的奥德赛》更加契合外国人观察中国的视角。
  没错,就是猎奇,以及心底一丝隐隐的不安。请注意,尼尔?斯蒂芬森笔下与“去中国的寺庙里修习武艺”并列的,是“把自己的生命全身心投入到卑鄙的作恶当中去”。21岁的美国人马修?波利只身一人深入中原,作为方圆数千公里之内唯一一个老外,他看中国人、与中国人看他同样充满了狐疑、困惑,以及惊叹。
  这是充满象征意义的一幕:马修?波利通过李连杰的《少林寺》、史蒂芬?西格尔的《法外出击》、大卫?卡拉丁的《功夫》、尚格云顿的《狮心王》等电影了解少林,并认定少林寺的最终考核方式,就是举着点燃的圣杯在自己的两只小臂上文身,图案是龙和虎,一边一只。当他向自己的教练德清和尚求证的时候,德清的回答是:“我们为什么要那样烧自己的胳膊啊,万一那天你残废了,从此终结了武术生涯,那可就永远都不会再伸出拳头了。什么武功考核会那样变态啊!”
  而少林寺以及更多的中国人,则通过二十多集的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来了解大洋彼岸的美国。少林寺的这群年轻男人挤在马修?波利的房间里——只有老外房间里有电视,其他睡通铺的人连独立的房间都没有,遑论电视——边看边议论:“你知道老外为什么那么多体毛吗?因为当我们变成人时,他们还是猴子。”
  人们试图通过高度虚构的艺术作品增进了解,但当彼此面对面站定,却蓦然发现,你我都不是想象中的样子。迥异于日复一日庸常生活的疏离感油然而生,异文化观察的价值由此凸显,而且区别于前面提到的电影和电视剧,非虚构写作的特点,一如译文纪实系列的责任编辑张吉人所说,在于其故事性和真实性,“我要关心这本书是否提供了我不知道的东西,带我看见这个世界上我不知道的事。当然,我们要知道的是真相。”
  所有的真相,都是有局限性的。何伟眼里的中国,与马修?波利眼里的中国,都带有他们鲜明的个性印记,那是他们所认为的真相。何伟试图尽量客观地描述他观察到的一切,而马修?波利则更深地介入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笔下的中国之所以与我们生活的中国似曾相识又不尽相同,除了他们接受的写作传统和观察方法的训练,另外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是他们的老外面孔。
  我曾经问过何伟,老外的身份给他的写作提供了哪些帮助?他将更多的功劳归于自己接受的训练,以及社会学家父亲教授给他的方法。但何伟在作品中写得很清楚,他在关键时刻开口说英文,为的就是迅速摆脱被政府人员盘问之类的麻烦。马修?波利同样如此,他非常懂得利用中国人盲目排斥洋人又盲目崇拜洋人的心理,在帮助“医生”去郑州退掉花九十五美元买的研磨机的时候,在北京燕莎友谊商城的餐馆里搭讪泡妞的时候,在与小摊贩斗智斗勇将一罐可口可乐的价格从四块钱砍到两块七的时候,那是一个老外与中国文化的深度勾兑。
  马修?波利来到中国那一年——与《雪崩》的出版同年——中国社会的开放程度远未达到如今的地步,但所有变化都在酝酿之中,比如日后暴得大名的释永信,彼时尚未成为少林寺方丈的他,早已经有钱有势、门路宽广,开着北京一位大人物送给他的梅赛德斯奔驰轿车,还雇了私人司机。2003年11月,马修?波利重返少林寺,惊讶地发现这里已经彻底变为一个旅游中心,除了寺庙几乎所有一切都消失的巨变,正是他的师父永信大师的功劳。在这一点上,少林寺是整个中国的一个微缩模型。
  违背父母的意愿远赴少林寺修习功夫,马修?波利最初的目的只是修改自己脑海中那条“胆小懦弱”的清单,但在《时代周刊》、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美国有线新闻电视网尚未将目光转向亚洲、转向中国的时候,这个当年又瘦又高好像一根电线杆——如今的情况,用承教练的话说:“胖了不少嘛!”——的小伙子,无意间充当了“美国侵入亚洲领土”的先遣队员。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少林寺与企业合作计划投20亿建足球学校
· 这一次,会给少林景区“摘牌”吗
· 冬日少林尽显文化魅力
· 开幕式少林军团:4年艰辛换来4分钟精彩
· 开幕式揭秘:千人击缶全是士兵太极武师均少林弟子
 
频道精选:
· 【思想】该清理名目繁多的“附加费”了 2013-06-14
· 【读书】竞争与合作的秩序 2014-11-25
· 【财智】沪港通主题呼之欲出 基金慎对短期走势 2014-11-21
· 【深度】信用黑名单"中看不中用" 失信惩戒无"法"支撑 2014-11-25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