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调整 可转债个体性机会增强
2014-07-25    作者:长城证券 汪毅 张新文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进入7月以来,高频数据出现了逐渐走弱的情形。我们认为,高频数据走弱难以形成趋势,淡季基本面因素的影响有限。由于政策放松边际趋势减弱,银行资产配置由宽货币向宽信用逐渐转化,因此,对于利率债、信用债应依然保持谨慎,继续保持短久期策略,在利率债中优选金融债,信用债在高评级中筛选合适票息的品种,而可转债的个体性机会增强,大盘转债估值有望提升。

  利率债:短期仍维持谨慎观点

  从基本面、政策面、配置面三个角度研判,利率债方面短期仍然维持谨慎的观点。
  首先是基本面,二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后,市场注意力会集中在近期高频数据的持续性上,但考虑到淡季的因素,基本面的影响不如前期明显。
  其次是政策面,货币政策的研判目前比较复杂,短期流动性是否仍然只通过正逆回购,抑或是打造新的短期政策利率工具,由于经济基本面近期出现了一些走弱的迹象,货币政策如何通过多种工具配合达到对经济的预先支持作用可能是决定未来一阶段利率债走势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再看配置面。从宽货币到宽信用的看法不变,信贷端投放逐渐增加可能对债券的配置资金出现一定的挤压。在上述逻辑下,我们认为短端利率上行的空间可能更大一些,长端上行可能比较缓慢,收益率曲线有平坦化的风险。

  信用债:选择合适票息的券种

  上周一级市场发行信用债券56只,募集847亿元,其中城投债募集194亿元,主体评级为高评级的占比较多,AAA、AA和AA+分别占比65%、22%、10%,债项评级AA、AA+和AAA分别占比46%、29%和25%,建筑装饰、公用事业和通信行业分别占比19%、17%和12%;从利率走势来看,5年期AA级城投下降1.56个BP,其他银行间品种普遍上行,短期品种上升较多,AA和AA-评级的公司债略有下行;二级市场成交小幅下降,企业债成交量降幅较大;主体评级调降的债券29只,涉及9个主体。
  信用债表现相对平稳,谨慎情绪上升,成交量逐步回落,经济数据对长端的冲击告一段落,短端品种以及高评级品种受利率市场调整的影响较大,控制久期,选择合适票息的券种不失为好的策略。
  需要提醒投资者注意的是,警惕监管层对债券评级实施孰低原则。同一发行人拥有多个不同主体评级时容易导致旗下债券估值紊乱,上交所以较低的评级为准,深交所和中证登公司对多评级的处理方法尚未明确规定。评级差异与评级机构、发行的债券类型、评级更新日期相关性较大。经整理,近两年至少有100个发行人存在多个不同的主体评级。将每一发行人主体评级中相对较高的那个评级称为高评级,较低的称之为低评级。统计发现,评级机构差异显著,东方金城、鹏元资信评级偏高,中诚信证券、大公国际、联合资信评级偏低。这说明各个公司的评级标准差异较大。短融、中票比企业债容易获得高的评级。评级更新日期离当前越近,越容易获得更高的评级;发行新债时,评级公司偏好提高评级。从实践操作上看,对债券评级实施“孰低原则”至少面临以下几个需要理清的问题:1、非发行人指定的评级机构给出的评级是否考虑在内,我们认为不考虑比较合理;2、评级信息的有效期。我们认为上交所等监管层应明文规定双评级在采取“孰低原则”时评级结果的有效期,好给市场一个合理的预期,例如两个不同评级日期相差不超过一年时取最低的一个,否则取最新的那个评级。上交所实施“孰低原则”将会影响部分债券。

  可转债:把握低估值品种的建仓机会

  二季度末,公募基金持有可转债市值481亿元,占可转债余额的28.7%,环比上升1.7个百分点。其中徐工转债的公募基金持有占比由6%上升至28%,三只新债国金、长青和齐翔的公募占比为11.4%、9.1%和4.1%。核心基金仍然在继续增仓可转债:可转债占净值比为50.3%,环比增加11.2个百分点,简单平均占比57.7%,环比增加2.3个百分点。
  从公募基金的持仓结构来看,中行、石化和平安三只转债形成三足鼎立,占比各约18%,民生和工行转债占比下降至9%和7%,重工、南山和国电转债各占5%,川投、隧道和中鼎转债各占2%,歌华、同仁和徐工转债各占1.4%。不同基金等权重计算,增仓幅度居前的可转债包括平安、徐工、国金、南山、齐翔等,减仓幅度居前的可转债包括国电、工行、隧道、石化、民生、同仁、中行和中鼎等。
  二季度可转债市场在债底推升和预期先行的影响下震荡回升,大部分可转债都有不错表现。三季度以来,受新股发行和可转债新债供给上升影响,大盘转债整体低迷,估值明显回落,但小盘个券仍不乏机会,包括泰尔、川投、徐工、齐翔和同仁等,均有不错表现。可转债市场仍然难言趋势性牛市,随着沪港通实施配套细则陆续发布,以及国企改革概念的再度升温,低估值蓝筹的受关注度持续提升,大盘转债下跌空间有限,应把握低估值品种的建仓机会。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债市能否打破“三季度魔咒”?
· [全球锐评]美国股债市为何双双走高
· 不愿为银行打工 钢企欲转投债市
· 700家绿色企业发债近万亿 绿色债成债市市场新宠
· 银行间债市做市业务机构扩至41家
 
频道精选:
· 【思想】解决企业融资难要标本兼治 2013-06-14
· 【读书】砸碎束缚中国企业发展的十条枷锁 2014-07-25
· 【财智】基金业遭遇“小时代”之痛 2014-07-25
· 【深度】MH17坠机加大世界经济下行风险 2014-07-25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