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认识“去美元化”
2014-07-23    作者:杨涛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分享到:
【字号

    近日,伴随法国巴黎银行被美国监管机构重罚、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成立等一系列事件,去美元化的讨论又成为焦点。实际上,这并非一个新话题,所谓美元化,就是指在非美国家大量使用美元,从而具备货币的全部或部分功能并逐渐取代该国货币。随着这一概念的流行,背后又逐渐被赋予了丰富的政治含义,且用来指代对现有国际货币规则及美国强势地位的不满。反之,去美元化的本质是美元信用与信心的弱化,也是对既有货币体系的挑战。
    在美元稳定和强势之时,美元化的好处在于降低交易成本、稳定汇率、抑制通货膨胀等;其不好之处则是对所在国政策独立性、金融体系稳定性带来隐患。上世纪末期,诸多国家都处于美元化和去美元化的纠结之中。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之际,相关国家就开始考虑在名义货币定锚时,应弱化美元而增加日元和欧元的分量。与此同时,拉美国家却一度“美元化”潮流涌动,巴拿马、萨尔瓦多和厄瓜多尔相继实行“美元化”。
    进入21世纪,由于多种因素的变化,过度美元化的负面影响日益明显。2006年以来,部分拉美国家在贸易和融资等领域出现了明显的去美元化倾向,减少美元在外贸和金融体系中的比例,加强本币的地位和作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元主导型货币体系的弊端进一步显现,新兴经济体去美元化的愿望进一步增强,无论是区域自贸区建设还是多边、双边货币协议,都体现了这种尝试。
    归根结底,去美元化的原因在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全球陷入新的货币战国时代,但是旧的美元主导型国际金融体制却没有多大变化,加上弱势美元实际上成为美国转嫁危机的手段之一,由此带给各国更多的错配风险与外部冲击。同时,货币金融格局的背后,应该是经济实力的体现,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则进一步使矛盾凸显。
    当然,去美元化只是意味着要改变美元的“一股独大”,短期内要彻底颠覆既不太现实,也不符合多数国家的利益。其重点一是在各国经济贸易往来之中,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二是在国际金融市场的交易中,尤其是石油等大宗商品定价中,提升非美元货币的计价地位;三是促进储备货币资产的多元化;四是提升非美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货币的“游戏规则”话语权。
    客观地说,当前去美元化虽热热闹闹,但仍处于起始阶段。美元在国际经济贸易、金融活动中的地位尚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去美元化更多表达的是一种对美国的极度不满情绪。毕竟,短期内美国的综合实力仍难以被超越,且其他货币亦难“挑大梁”,如欧元自诞生后就备受困扰,而日元国际化更是踯躅不前。
    需要强调的是,去美元化与人民币化的联系并非人们想象中那样紧密,太过激进的人民币国际化热情也是弊大于利的。但是,在去美元化的长期大势下,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大有作为,一方面以此减少过度依赖美元的风险与成本,另一方面构建与经济相应的金融影响力,从而努力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角”之一。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中行贷款6.91亿美元支持委内瑞拉地质调查项目
· 上半年中国东盟贸易额2207亿美元
· 谁将有机会顶替美元宝座
· 肯德基母公司百胜股价大跌4.25% 市值蒸发15亿美元
·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结束六连跌
 
频道精选:
· 【思想】查处问题食品不能只下毛毛雨 2013-06-14
· 【读书】互联网金融重构金融业 2014-07-15
· 【财智】低市盈率IPO影响渐显 主题投资大方向有变 2014-07-22
· 【深度】电子垃圾灰色产业链年产值达千亿 2014-07-23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