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收藏家为何无处不在
2014-07-22    作者:    来源:参考消息网
分享到:
【字号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7月21日发表题为《中国艺术品的繁荣源于对收藏由来已久的热情》的文章,作者为法国高等经济商业学院新加坡亚太校区资深研究员帕特里克·勒孔特。文章称,近年来,香港已经成为一场每年两次、每次持续几天的大规模活动的舞台:中国瓷器和艺术品的季节性拍卖会。除了发现或者再度发现一些非凡的艺术品外,这些拍卖活动如此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们不断打破的纪录。
  2014年4月8日,在苏富比拍卖行举行的拍卖活动上,一只“斗彩鸡缸杯”以2.8124亿港元(1港元约合0.79元人民币)的价格被上海收藏家刘益谦拍得,创下了中国瓷器拍卖价格的世界纪录。自从1999年由苏富比在香港举行的拍卖会上以2917万港元的价格被卖出后,最近这只杯子的再度出售在15年的时间内带来了864%的回报。
  作者认为,拍卖行的运作、空前的商业宣传和学术界的评论,一直在成功地提高内地收藏家对传统中国艺术品难以满足的胃口。但是,一旦掌声和兴奋度减弱,中国收藏家付出的这些天价还值得吗?
  自本世纪初以来,中国收藏家屡屡在艺术界引起轰动。在一份有关全球艺术品市场的最新报告中,欧洲艺术基金会估计,去年通过拍卖行和画廊等出售的艺术品的市场规模达到了474亿英镑(1英镑约合10.54元人民币),而美国和中国在这一全球市场上分列第一位和第二位,分别占38%和24%的份额。
  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艺术品市场。在全球艺术品市场的各个角落,人们都能够感受到中国收藏家似乎无处不在的身影。
  文章称,中国这种艺术收藏热有几个原因。首先,中国惊人的经济增长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得以通过投资国际市场提供的最好的艺术品而积累财富,其中主要是中国的艺术品。他们的动机可能不仅是经济上的,而且是艺术上的。
  其次,中国收藏家认为把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中国艺术品带回国内是他们的责任,这些艺术品的流失某种程度上是因为西方国家在清朝最后风雨飘摇的几十年中不那么光彩的行为。
  文章称,这种愿望不仅仅是弥补中国所受的不公正待遇,而且也是深深根植于中国历史中的一种情感。几个世纪以来,帝国时期的收藏品的声望与帝国的强盛息息相关。因此,中国的文艺复兴必然包含着对其辉煌的文化历史的再投入。在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艺术在界定一个国家的思想上能够发挥作用。
  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一点就是,艺术品收藏在中国是一种与中国的历史一样悠久的传统爱好。2000多年前,汉武帝就已经在上林苑中收集了数量惊人的珍宝。
  清朝时,随着这个国家越来越富裕,艺术品收藏对于那些希望获得社会威望的人也成为一种可取的习惯。艺术品市场蓬勃发展,无数精美的手工艺品被打造出来。
  文章分析称,考虑到这些经济和社会因素,当前艺术品市场的观察家们可能发现要确定中国古董的恰当价格很困难。如果历史可以为鉴的话,那高品质的中国艺术品一直都是大家趋之若鹜的,而且价格高昂。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福州收藏品典当量猛增
· 揭书札收藏日渐兴起 背后有学问
· 收藏有先有后 最终殊途同归
· 粉丝收藏大量哈利波特纪念品
· 当代钧瓷颇具收藏空间
 
频道精选:
· 【思想】公车改革补贴多少够用 2013-06-14
· 【读书】互联网金融重构金融业 2014-07-15
· 【财智】国资改革如火如荼 蓝筹中线布局窗口开启 2014-07-21
· 【深度】“闵行模式”:绩效预算管好“政府钱袋” 2014-07-22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