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元化”掀浪潮 多元化货币体系成趋势
2014-07-14    作者:张华君 徐莉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分享到:
【字号

    “我们信仰上帝”(In God We Trust),尽管将这一字样印在美元纸币上曾引发争议,但这似乎也在向使用者暗示着:相信美元,就像信任上帝一样。
  不过,随着近日以法国巴黎银行遭美国监管机构天价罚款为契机,欧洲最先掀起“去美元化”热潮,并受到了新兴市场及俄罗斯的强烈响应,一些石油等行业巨头也顺势揭竿而起。而中国人民币的崛起,也将“去美元化”的道路向前推动。
  尽管如此,由禁令激起的反对声浪短期内或很难撼动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去美元化还要看欧洲整个体系,除法国外,欧元区的其他国家及其贸易伙伴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较高。”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丁剑平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美元的外部信息网络还很强,很多取决于企业的行为,企业要求利润最大化还是大部分用美元结算。从某种程度上降低对美元支付手段的依赖,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欧元PK美元

  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霸权地位开始不断招致其他货币经济体的“奋起”反抗,一些法国官员认为法巴所受到的罚款将使欧洲有理由“动员”更多的交易以欧元结算,这样欧洲地区的银行就不会如此深受美国监管当局钳制。此外,一些人士呼吁在欧盟层面寻找办法,试图降低在国际贸易与投资中对美元的依赖。
  欧洲去美元化的呼声是否真的对美元形成挑战?
  “偶尔会有俄罗斯或者欧洲某些国家的"呼声",但最终还是一个市场选择的问题。”花旗亚太区经济与市场分析部高级经济师丁爽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欧元的使用比例也会上升,但并不一定对美元构成直接挑战。
  欧元区的经济当前正从危机中逐步走出,从资产配置角度投资者会增加持有,但长期前景取决于增长潜能。丁爽对本报表示,美国是发达经济体中仅次于英国率先从危机中复苏的国家,而且潜在增长率似乎长期高于欧洲,所以从经济基本面来看,未来10-20年之内,欧元还不太可能取代美元。
  此外,欧元是诸多国家联合起来创造的货币,存在先天的不足。特别是在财政联盟这方面并没有实质进展。在这方面,中国和美国不仅有统一的货币政策,还有统一的财政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欧洲央行当前正在推出史无前例的货币刺激政策或将使得欧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吸引力下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欧元在全球央行储备中的份额今年二季度首次出现停滞,持平一季度的24.5%,较2009年时创下的28%的纪录要低了不少。
  而今年以来,欧元对美元累计贬值1.03%,对其他9种主要货币的汇率下跌近2%,多数投行预期欧元还将进一步贬值。

  未来为多元化货币体系

  从全球储备货币过去数百年的变迁来看,一国货币并不会成为千秋万代的主宰者。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和持续的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使得包括世界银行在内的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正如当年美元取代英镑一样,美元将最终被由美元、欧元和人民币的多货币体系所取代。
  在商业经营上,美国是不可替代、绕不开的地方,而美元不仅在国际支付和外汇交易中扮演重要角色,更重要的是其作为储备货币在各国外储中占比极高。从IMF近日公布的全球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报告来看,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外汇储备总额升至约11.86万亿美元,在已分配外汇储备中,美元占比60.9%,仍将是占主导地位的储备货币。
  不过自2013年下半年开始,美元储备逐季递减至目前的3.76万亿美元,且在已分配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从去年同期的61.8%略降至当前的60.9%。“若继续下降,就确实意味着,到2025 年,美元将成为一个次要的储备货币,而中国央行可能会加快此种结果的发生,因其持有大约一半的世界储备金。”有经济学家如此认为。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币的加速国际化尤其是近一年来在欧洲市场的频繁“出镜”,被视为真正进入国际市场的开始。在全球层面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呼吁要通过创建超主权储备货币来逐步取代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全球“去美元化”的进程同样也在加速。
  在伦敦金融城政府政策与资源委员会主席包墨凯看来,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崛起也是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有助于金融体系的灵活化,所以由此产生的去美元化并不是目的而是效果。
  不过,一种货币需要满足多个条件才能被视为全球性货币。“近期之内人民币的使用即使增加一倍也不会对美元造成威胁。”丁爽对本报表示,最终来看,一个货币的地位应该从资本项目、金融市场方面来看其使用比重,这方面人民币占比还是非常低的,欧元、日元比例要高很多。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货币政策新框架呼之欲出
· 未雨绸缪防范 美货币政策风险
· 美联储升息仍未决 非美货币坚挺
· 央行新货币政策工具呼之欲出
· 美欧日央行沉迷宽松货币政策
 
频道精选:
· 【思想】央行建立利率调控框架任重道远 2013-06-14
· 【读书】盖特纳:危机之后的感悟与反思 2014-07-11
· 【财智】A股定增市场持续活跃 基金抢食百家资源 2014-07-11
· 【深度】白酒电商成为行业变革“催化剂” 2014-07-14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