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以4K修复版《舞台姐妹》打头,又以《变形金刚4》收尾,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就像一场老匠新兵齐上阵的“世界杯”。
以4K修复版《舞台姐妹》打头,又以《变形金刚4》收尾,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就像一场老匠新兵齐上阵的“世界杯”。重新修复的早期老片,备受膜拜的影史经典,世界各地的小众文艺片,提前预演的娱乐大片,寻资的新电影项目,热闹前沿的电影论坛,一个个都在上影节的球场上畅快地踢了一把。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电影,不同的“球风”,有的重防守,有的重进攻,构成一届特别的电影世界杯。
这次的金爵决赛上,希腊电影《小英格兰》连进“三球”,斩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3项大奖,成为最大的赢家。如一些影迷所言,这就是希腊版的《一帘幽梦》。妹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嫁给了姐姐的前男友,一直深爱着妹夫的姐姐在得知心上人遇难后精神崩溃,姐妹二人在争执冷战之后最终妥协与和解……诗歌般的台词,油画般的画面,小岛上挥之不去的哀愁,使得这个略显狗血的琼瑶故事有了爱琴海畔的诗意与克制。《小英格兰》的主创领奖时说道:“这尊奖应该给所有的希腊人民,我们国家正面临经济上的困难,这正是一种鼓舞。”真切的危机感以及克服危机的冲动似乎构成了不少新片的创作原点。不少国家的电影在戏里戏外传递出一个与现实形势相一致的讯号:他们现在很差钱。
伊朗电影《雪》就直接讲述了一个“差钱”的故事。曾经富裕的中产家庭突然一贫如洗,在女儿的订婚之夜,一家人尽力掩饰和应对尴尬窘迫的现状,最终家里的二哥在雪夜独自出走……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样的戏剧性结构因导演对社会现状,尤其是年轻人生活状态的关注而显得尤为真实。本土传统与这个家庭有着同构的命运,披萨、iPhone、雷诺车、美国流行乐等外来文化已经穿透伊朗年轻人的生活,引导他们怀揣上去迪拜打工、去慕尼黑为拜仁加油的梦想。导演在发布会上提到,“这是一部挺艰难的电影,德黑兰的天气很干燥,我们等了两个月才等到雨天,又等了两个月才等到下雪。”尽管这是一部愁云惨淡的影片,但是从这两个月又两个月的等待中,还是可以看到伊朗电影防守的功力。
在防守战术中,日本电影甚至比希腊和伊朗更胜一筹。知名导演周防正行带着新作《窈窕舞伎》参加了本届电影节。故事讲述的是一名鹿儿岛女孩来到京都,苦练方言和歌舞,历经挫折后成为一名合格的舞伎。在上世纪末,周防导演曾在《五个光头的少年》和《五个相扑的少年》中展现了年轻人学习当和尚、学习相扑的过程,而这次的《窈窕舞伎》则是在新形势下再次向年轻人抛出传统文化的召唤。青年导演落合贤的《太秦灯光下》恰恰就印证了这一召唤的成效。《太秦灯光下》聚焦于日本剑戟片由盛转衰的处境,讲述了一名从影五十年的龙套老戏骨的动人故事。在太秦,曾经有几千名专业的剑戟片演员,但随着该片种的衰落,人数只剩下十几个。而七十多岁的香美山就是其中之一,他每天勤加练习,五十年如一日地专注于漂亮地被人杀死,直到有一天这一传统片种被取消,他再也不能死在主角的剑下……对剑戟片的怀旧是影片最深的情怀,老演员们朴实的表演和敬业精神以退为进,戳中了不少人的内心。
然而,与《小英格兰》、《雪》、《太秦灯光下》等影片低沉的防守氛围相比,中国电影的腔调要高亢得多,攻势也要猛得多。万玛才旦的《五彩神箭》和张猛的《胜利》共同踢进了金爵决赛,两位从上影节中走出来的导演在新作中分别体现出史诗的野心和狂想曲的气度,最终分获最佳摄影奖和评委会大奖。尽管《胜利》的庐山真面目还未公开呈现,但“一部大无畏的电影”这一颁奖评语足以体现它破门的冲劲。而这样的冲劲和攻势似乎已随着中国本土电影近两年的连番胜仗而逐渐成为国内电影人的集体自信与气魄。于是,这次的电影论坛抛出了“中国故事叫板好莱坞”的议题。无论是对抗还是握手好莱坞,中国电影人们似乎已经不再自卑,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在他们眼里已是触手可及的定局,而我们和好莱坞的差距完全可以用资金的投入、经验的学习来抹平。而中国电影进攻的底气在于:咱不差钱。
这种不差钱的攻势在闭幕影片《变形金刚4》中有着最为土豪气派的展现,各种中国品牌或直接出现在演员的手中,或明晃晃地在背景中奢侈地逗留。如果这就是所谓的“中国元素”,如果这就是我们跟好莱坞握手或叫板的方式,那么,真的不知道中国电影还能再攻进几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