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重新认识阶级
2014-03-10   作者:曾飚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分享到:
【字号
    早教、学区、奥赛、择校,正在搅动着年轻的中国中产阶级父母的内心。这些话题背后包含着对公平、社会流动和未来的担忧,中国年轻一代父母越来越清醒地问自己,我们未来的社会是什么样的?我们能做点什么?我也有类似困惑。
  最近常常在中英两地旅行,在两地都看了一点《温州一家人》。这部片子给温州人带去怀旧记忆,也让人感到逝去的某种80年代的精神。那时候,温州人似乎比中国其他地方的人早一点认识到,通过个人奋斗,加上适当的机遇,自己可以天翻地覆地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且机会面前人人平等。这样理念,当初是离经叛道,已经衍生为今天励志的网络鸡汤。
  在英国看这部片子,感受稍微有些不同,尤其是对于阿雨在欧洲抒情诗一般的经历,笔者充满了怀疑和无奈。比如,她的母亲银花初次到巴黎,她在中国办纽扣工厂,到处拍别人的扣子,追着守着陌生人。这似乎是将所谓温州人“敢天下先”的精神,移植到西欧情境中,强调温州人成功的理念。这也许是今天中国海外豪客和偷渡客共同的精神:他们都相信个人奋斗,换来个人的成功,并享受个人幸福。这里面核心是“个人”,极少考虑社会的存在、压力和好处。
  也许我对欧洲的包容性和机遇略有偏见。 不可否认,在西欧,比如在英国,上世纪80年代得益于撒切尔夫人的改革,英国社会也充满了类似的机遇和自由竞争的色彩。今天很多扬名立万的英国大商人,都有过80年代商业革命般的色彩,比如艾伦?舒格(Alan Sugar)、理察?布兰森(Richard Branson),今天他们身上依然还有着当年的那股子劲儿。然而,在今日英国,人们越来越怀疑社会流动正在固化。
  奋斗是个人行为,成功,更多是社会认同的结果,这之间的链接是个人如何在一套社会制度中取得影响力。对于教育的疯狂,体现了对人奋斗对成功的信任。今天的奥数和早教热,一个更好的学习成绩,更好的学校,乃至更好的未来。这样的关系,让我想起BBC前政治主编安德鲁马尔在自己畅销书《当代英国社会产生》中,曾经有一段形象描述,假如一个50年代英国人乘时间机器到了今天街头,他一定会对今天的社会充满了困惑,然而今天的人会转身对他说,这一切都是你选择的结果。
  《温州一家人》是对于过去和现在的温州人,也包括我们今天的励志理念,充满浪漫主义的解读。日趋物质化社会,却让我们更加喜欢冷静的纪录片。它更像是严格的社会实验报告。目前有一部英国纪录片在流行,它叫Up Series,记录了14个人从7岁到56岁的生活,它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背景,包括教育,对人生发展的影响,看完令人唏嘘,今天人们越发体会到社会对人的约束,个人几乎无法改变社会阶级给自己设定的人生轨迹。
  我更加喜欢的是另一部叫“A very English education,BBC二台去年出品。 它不谈一个大跨度的社会阶层,而是定位于英国社会精英阶层的人生。它是另一部纪录片的续集。80年代BBC曾经拍摄过一部纪录片,谈了5名在英国一流私校的生活,当时纪录片主角都是十几岁的孩子,三十四年后,他们都步入了人生的中年,这些人分别是贵族、富商、律师的孩子,只有一位是来自纽卡斯尔普通工薪阶层孩子,凭着自己聪明才智,拿了奖学金入学。与中国一样,英国80、90和21世纪初十年,都是社会经历巨大变化的时代。这部纪录片的叙事极有特点,在最后部分逐步揭示了这几位当年孩子、今日中年人的私生活和职业。比如,那位来自纽卡斯尔的孩子,在大学毕业之后,一直在生活香港,他说自己毕业工作之后,每个月都存一笔钱,也想让自己孩子去读,然后他至今独身,没有子女,他掩饰着自己的伤感,淡淡地说,这钱现在用不上了。如果仔细观察,这部片子更注重在谈各自的精神世界,甚至是心理问题。
  这两部纪录片都透露着浓重的悲观气息,这种气息也浸染到他们对教育看法。这与中国的教育热不同。当你通过社交媒体,身陷今日中国关于教育对未来影响的讨论时,你不得不要做这样的反思:我们是不是将教育对社会的作用简单化了?这个反思要重新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尤其是阶级。今天的讨论与选择,真的会让一切美好的许诺都会兑现吗?以取悦选票为目的市场化政治中,政治家的许诺可靠吗?学术流水线里,教授们的研究是要告诉民众真相和智慧吗?热心的社会活动积极分子,在乎自己口号在社会里实现后的真实效果吗?教育是这些需要重新思考的重点。比如,中国家长关注的奥数,英国也有类似全国数学竞赛和奥数,但多是私立学校的孩子去比赛,因为高昂的学费,能够让老师给学生提供辅导班的训练。普通国立教育,数学要求不高,老师更无因材施教的责任感与动力,即使学生有点才智,也就是时间流逝,泯然众人矣。教育是中国人的宗教,国人如果失去了因材施教(这个不是免费教育可以带来的,必须有自己掏腰包)的动力,对子女失去了教育投入和教育改变命运的意识,这比社会没有信仰更具毁灭性。而且中国最好也不要引进太多英美过于超前概念性的教育理念,很多是烧钱的摆设,一时潮流,未必对孩子有利。不出十年,西方很多教育理念会向东亚借鉴的。在西方,教育实际上是维护阶级制度最隐形和有韧性的堡垒,中国相反,历史上是打破等级制度的终极武器。没有它,中国社会就存在不下去。
  今天的中国,我们疯狂地投资教育上,又羡慕舶来的“贵族”,却极少考虑“个人-社会”的关系。我觉得这样的热情和投入,简直是以建设高铁的速度来建设阶级层级和壁垒,来囚禁自己的未来。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英国石油公司漏油事件相关诉求再遭驳斥 2014-03-05
· 英国治理污染主要靠立法 2014-03-04
· 吉利收购英国电动车公司 2014-03-04
· 制造业加速回归英国本土 2014-03-04
· 新加坡和英国合作推动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 2014-02-26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