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级影像藏品登陆影像艺术收藏市场
2013-11-15   作者:曾璜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查尔斯·杜宾 北京城墙内
  1860 玻璃立体照片
  8.5×17cm 
  估价:45000-60000元

邓丽君签名肖像照
1980s 彩色照片
 51×40.5cm 
  估价:8000-12000元
郎静山 无车运斧
  1955 银盐纸基 原版照片
  34×25cm 
  估价:35000-50000元
    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摄影博物馆建设热在国内已初现端倪。目前已传出近十家摄影博物馆的筹建进入了实施阶段,有的从硬件建筑物着手,有的从软件藏品开始:由中国摄影家协会筹办的“百年跨越”摄影原作展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成都中国摄影博物馆展览大纲的写作也已经启动;河南省博物馆连续举办本土摄影家作品收藏展并多次研讨摄影收藏的规则;2013年10月,中国美术馆宣布开始收藏摄影作品。据统计,30多家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档案馆和摄影博物馆来到华辰影像购买藏品。
  收藏原版照片(vintage print)是近年来国外摄影收藏一个趋势。在中国,摄影收藏品应为原作(包括底片或原版照片)已经成为了业界的共识,但当下对何为原作,却尚无明确严格的定义。目前,华辰影像主要掌握签名(包括印钤)、限量和收藏级制作三个特性。对摄影收藏出现之前的作品,着重于底片和原版照片。
  晚清原版照片:博物馆级的重要藏品
  晚清民初的摄影形态主要有原版蛋白照片、CDV名片照、橱窗照和立体照片。原版蛋白照片具有颗粒细腻、影调丰富的特性,是1850-1900年代最流行的影像传播媒材和早期最重要的摄影艺术和洗印技术的保存形态。由于影像科技的变革,该制作工艺于20世纪初传于国内,且少有品质完好的原版蛋白照片留存,导致了绝大多数中国的博物馆和美术馆没有原版蛋白照片的收藏。
  此次秋拍,19世纪中国摄影史重要摄影家原版蛋白照片集中悉数登场华辰影像,其中葡萄牙商业摄影师西尔维拉(Silveira)、《卡朋特世界环游》(Carpenter‘s World Travels)作者弗兰克·乔治·卡朋特、法国远征军随军医生查尔斯·奥卡尔(Charles Edouard Hocquard)等是第一次现身华辰。此外,还有1850年代第一位来华的欧洲著名商业摄影师皮埃尔·约瑟夫·罗西耶(Pierre Joseph Rossier)、最早在上海拍照的查尔斯·杜宾(Charles Dupin)和李阁朗(Louis Legrand)、世界早期摄影史著名的战地记者费利斯·比托(Felice Beato)、著名肖像摄影家弥尔顿·米勒(Milton M.Miller)、早期香港摄影界重要摄影家威廉·普瑞尔·弗洛伊德(William Pryor Floyd)、曾任法国摄影协会秘书的保罗·尚皮翁(Paul Champion)、英国摄影史上的“世界第一位纪实摄影家”约翰·汤姆逊(John Thomson)、早期最重要的中国摄影家阿芳(Afong)、苏三兴(Chow Kwa)和宝记照相馆(Pow Kee)、统治上海滩摄影界长达二十多年的威廉·桑德斯(William Saunders)、晚清上海滩著名公泰照相馆(Kung Tai)、曾任清宫摄影师的山本赞七郎等。
  以本次拍品出现较多的皮埃尔·约瑟夫·罗西耶为例,说明这批原版照片在晚清中国摄影艺术史研究中的价值。罗西耶1857年来华,是第一位来华的商业摄影师,他不仅是有天分、技艺精湛的摄影师,对摄影术在东南亚的传播起到重要的作用,其作品大量保存于欧洲的博物馆,是中国摄影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摄影家,但是国内对此几乎一无所知,也没有原作留存。直到2010年,英国著名的东方史学家泰瑞·贝内特(Terry Bennett)在出版的《中国摄影史-西方摄影师1861-1879》中详细介绍后,罗西耶作品的学术价值和经济价值才得到收藏界的认可,藏品从欧洲回流,市场价格也直线上升。
  蛋白原版照片中的珍品当属“全景接片”。因早期采用大座机加湿版拍摄全景接片时,要在大座机的倒影中将多张照片天衣无缝地拼接起来,需要摄影家具有高超的技术技法。史料显示菲利斯·比托是拍摄全景接片的高手。这次秋拍,比托拍摄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塘沽炮台和大沽口北炮台的联张原版照片现身华辰影像。此外,还有目前收藏市场所见最早的1870年代早期的上海外滩五联张、香港全景四联张、汕头全景四联张等,都为十分难得的珍品。
  名片照(CDV,Card de Visitor)是19世纪中期流行的摄影形态,保留有众多早期影楼摄影活动的重要实物。此次秋拍征集到香港、上海、广州等地众多重要照相馆的CDV,其中有西尔维拉照相馆、弗洛伊德开设的辉来照相馆、阿芳开设的华芳照相馆、悦容楼照相馆(ON-QUA)、天成照相馆(TIN-SING)、苏三兴照相馆等原版CDV,都是中国摄影史上的重要藏品。此外,现身拍场的法国博涛照相馆(Bartall)于1867年拍摄制作的中国茶女原版照片、晚清历史名人查理·乔治·戈登(Charles George Gordon,1833-1885)、艺人车玛(Che Man)和詹五九的CDV等,也都是收藏早期中国摄影的珍品。
  立体照片也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重要的影像传播方式,它让欧美有钱有闲阶级在客厅里就可以观赏到万里之外的景色。这次秋拍包括有皮埃尔·约瑟夫·罗西耶、李阁郎、查尔斯·杜宾、保罗·尚皮翁等人拍摄的早期立体照片,此外,还有日俄战争立体照片一组(50张)、美国摄影家詹姆斯·利卡尔顿(James Ricalton)拍摄的《立体照片中的中国》、安德伍德制作的环球立体照片系列(1200张),它们都是中国摄影收藏中博物馆级的重要藏品。

  摄影相册:鲜为人知的影像史料

  中国摄影收藏的滞后及特殊的政治历史环境,导致大量的民国影像未能成为公众资源而鲜为人知。在财富效应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珍贵影像史料出现于收藏市场,此次秋拍有关重大历史题材的相册就有:反映德军庚子事变前后军事行动的清末德军记事相册(212张);传教士兰顿·费舍尔家族(Dr.Melancthon W. Fish)藏玻璃幻灯片和书信集(158张玻璃幻灯片,37封书信);反映张勋复辟时期的北京相册(27张);南京伪国民政府胡鹏伪军军事活动影集(39张);杜月笙、杜维翰家族照片(1063张照片,59张底片)等。
  而反映民国全国各地历史风物民俗的相册一直是影像拍卖市场的热点,此次秋拍中此类拍品可谓精彩纷呈,其中包括有:清末植基农业公司拍摄内蒙农畜业民俗照片一组(45张);杭州英华、活佛、大方伯、二我选等不同照相馆拍摄的杭州西湖相册;天津等地铁路修筑相册(213张);山东铁路沿线写真帖(313张);反映1932年哈尔滨水灾的珍贵影集(94张);古运河洪灾及水情测量(111张);日本侵略者清剿抗日邓铁梅部队相册(48张);日本天津支那驻屯军相册(103张);孙桐萱率部抗日的郑州附近战役影集(75张);日军讨伐起义的马占山部队相册(47张)等。
  此外,还有一些十分珍贵的单张影像,如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选举会合影等,珍贵史料的出现,都极大地丰富了正在构建的晚清民国影像史,成为了博物馆、档案馆和图书馆摄影收藏的重要内容。

  影像古籍善本:遗失的记忆

  在华辰影像2009年推出“中国摄影史重要古籍善本书”拍卖后,一批由于政治和历史原因而“遗失”的摄影古籍善本陆续浮出,其中不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艺术品属性,在中国摄影文化传承中国摄影文化发展史、视觉艺术史、中外交流史,中国美术史、传播史上都有很重要的研究和收藏价值。
  收藏摄影书,第一注重摄影家的艺术成就,其次是具有艺术品属性的原版图书,并综合考虑出版商、出版年代、版本、发行量、品相,有无作家签名以及收藏的历史等诸多因素。
  古籍善本摄影书的收藏还可拓展到早期摄影杂志,特别是19世纪七、八十年代采用手工将蛋白照片粘贴入册的定期出版物,如《中国杂志》(The China Magazine)和《远东》杂志(Fast East magazine)以及民国出版的摄影杂志和早期解放区出版的摄影培训刊物。
  本拍季珍贵的古籍善本包括堪称山东发展史全景的发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胶澳发展备忘录》(11册);乔治·奥尔古德少将(Major-General G. Allgood)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书信集和日记《中国之战:1860》,其中采用了多幅比托拍摄于1860年代的照片;马特诺夫拍摄、逾三百幅影像、素描、彩绘记录日俄战争全程实况的《日俄战争画刊》(1900年代);介绍晚清军校的《陆军贵胄学堂同学录》(1909年);艾一·伊德的《天津》和《廊坊》;天津中裕洋行为日本天津驻屯军步兵联队制作的摄影集《天津写真帖》(1915年);岩田秀则编著采用多幅三本藏七郎照片的《北京写真帖》(1917);极东通讯社采用珂罗版印刷包含日本文化学者山根倬三在中国拍摄150幅照片的巨著《极东大观》(1919年);伊东忠太编著的《支那北京城建筑》(1926年);汉茨·冯·佩克哈默(Heinz von Perckhammer)拍摄的第一本中国女性人体摄影集《百美图》(1928);良友图书出版的《中华景象》(1930年代);赵君豪编著介绍西南诸省,包括四川、贵州、湖南、广西、云南的地理、物产、风俗、风景、名胜的《西南揽胜》(1940年,四川照片由郎静山拍摄)等众多内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清末至民国期间外国关于西藏地区著作的大全集,年代跨越了1898-1939年,其中包括了韦尔比《穿越未知的西藏》(1898年),亨利·兰道《在禁地》(1899年),斯文·赫定的《亚洲的神秘通道》(1903年)、《自中亚和西藏向圣城拉萨》(1903年)、《穿越喜马拉雅》(1909年)、《亚洲的心脏》(1910年)、《我的探险生涯》(1923年),奥斯丁·沃德尔《拉萨和它的宗教》(1905年)、《西藏的佛教和喇嘛教》(1939年),西瓦尔·珀兰德勒《拉萨》(1905年),奥特利少校《西藏骑行》(1906年),金登·瓦德《西藏的神秘河流》(1923年),阿尔伯特·冯·勒柯克《被淹没在新疆下的宝藏》(1926年),乔托·达瓦尼《西藏西部的佛教徒和冰川》(1934年)和哈里森·弗曼《穿越西藏禁地》(1935年)共计20册,共收录了上千幅西藏地区的图片、版画,是研究早期西藏状况不可多得的重要善本全集。
  此外,此次秋拍还将推出明信片专题系列,其中包括罕见的清代火车系列明信片(1044张)、扬子江系列明信片(30张)、反映早期中国赛车史的珍贵影像——清末巴黎北京汽车拉力赛明信片(27张)、吸烟者明信片系列(20张)等珍贵作品。
  越来越多史料的出现,不仅丰富着晚清民国的影像史,也带出了一批“遗失”的摄影家,如拍摄北京至巴黎汽车拉力赛的著名意大利记者路易吉·巴尔西尼;随俄国军队出行纪录了日俄战争中俄国军队的马特诺夫;因拍摄并手工上色民国上海各阶层人像而著名的以色列摄影师沈石蒂(Sam Sanzetti,1902-1986年);明治时期日本著名摄影师江南信国(Enami Nobukuni,简写为T.Enami 1859-1929年)以及民国摄影名家沈新三等。外国摄影家和民国摄影家的出现,将补白着中国摄影史,或将导致民国摄影史某些章节的重构。

  红色专题:表现长久不衰

  自2006年华辰影像创建以来,红色影像在市场上的表现长久不衰,价格持续上涨,成为影像领域一道极具中国摄影文化特色的风景线。
  这次秋拍,华辰影像又征集到一批解放区红色影像珍品,其中包括吴印咸拍摄的“白求恩大夫(1939年)”和“《组织起来》(1943年)”原版照片,晋察冀摄影师蔡尚雄、吴群、冀连波等拍摄的几千张抗战及解放战争底片和原版照片(1945-1950年)和袁克忠、裴植等拍摄的“解放战争(1947-1948年)”,华北画报社拍摄的“晋察冀南线战役(1947年)”,中原画报社拍摄的“解放南京(33张,1949年)”,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民主东北》(1948年)”,西南画报社拍摄的“川东剿匪运动(1950年)”,刘醒民、卫福顺等拍摄的“西南军区守卫边疆的照片和底片(1950-1953年)”,以及“镇压反革命运动(1950-1951年)”等。此外,本季拍卖还有国外通讯社、图片社早期的发稿照片,如1959年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原版标准照、反映文革和知青的珍贵史料。

  摄影收藏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中国摄影收藏源于上世纪90年代,受到西方摄影文化价值判断和喜好的影响很大。如果将摄影作为一个国家文化艺术形态的收藏门类,就需要建立中国摄影收藏的价值判断,也就是由中国学者和藏家认同的影像艺术构建起的收藏市场。
  现在,华辰影像已初步建立起早期原版老照片、纪实性摄影艺术和当代摄影(包括艺术摄影和采用摄影媒介创作的当代艺术作品)三大类,其中可细分为:中国重要摄影家的代表作;中国历史和摄影史上著名的影像(摄影者不详);艺术摄影(fine art photography,包括沙龙摄影);当代影像艺术(包括用摄影媒介创作的当代艺术);摄影技术技法发展史重要的作品;国外名家名作;底片;摄影图书(古籍善本影像书);手稿和信札;并从中延伸出CDV,立体照片、照相馆的照片、画意摄影、中国早期戏曲照片和长卷大合影等具有中国摄影文化特征的收藏脉络。今年,又增加了“明信片中的摄影”类。
  当然,随着收藏市场的发展,类别和脉络还将不断地增加和变化,并为中国摄影收藏文化和体系的构建提供有益的借鉴。
  (照片由华辰影像供图)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图说华蓥•城市影像 2013-10-23
· 佳能全面布局商务影像市场 2013-09-17
· 图说尧都•城市影像 2013-09-04
· 图说互助•城市影像 2013-06-26
· 搭建影像之桥 2013-06-07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