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点少 部分外资行退出个人业务
2013-09-05   作者:袁君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分享到:
【字号

    外资银行调整在华业务的序幕正在拉开,而个人业务成为外资行首先退出的对象。
  昨日 (9月4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德意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总行处得到证实,德银中国已经正式关闭其在中国的最后一家零售业务支行—北京华贸支行。
    此前,苏格兰皇家银行也已宣布退出在中国的零售和中小企业金融业务。此外,有媒体报道,新加坡华侨银行也正筹划退出其在重庆的个人业务。对此,业内人士表示,部分外资行的网点比较少,这样做零售业务会很困难。

  零售业务出现亏损

  据悉,德银中国很久以前就已经开始逐步停止在中国市场的个人零售业务。当记者以客户身份向其询问个人贷款业务时,德银中国内部人士称,个人贷款业务在几年前就已经停止了。目前,德银中国的一些分行仍然负责少量的存量零售业务,只是不再开展新增业务。
  与此类似的还有苏格兰皇家银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其官方网站上了解到,苏格兰皇家银行已于2010年12月宣布退出中国零售及中小企业金融业务的战略调整计划,目前已经完成退出中国中小企业金融业务。苏格兰皇家银行称,“零售及中小企业金融业务的退出,能使我们更好地专注于具领先优势的批发银行业务,中国是我行在亚太地区的核心市场以及重要的业务增长点。”
  不仅上述两家,其他一些外资行在华个人零售业务方面数据也并不好看。据渣打(中国)银行年报显示,2012年其个人银行分部业务的利息净收入为15.24412亿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6.19618亿元,整个个人银行分部业务亏损7.43956亿元,而企业银行分部业务整体盈利29.20530亿元。记者对比其近3年的年报发现,虽然其个人银行分部业务利息净收入有上涨趋势,但是其营业利润却逐年亏损,并且亏损金额不断加剧。

  网点少是退出主因

  连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之所以零售业务不赚钱,原因是很多的,首先外资银行相较于中资银行在产品丰富度上面可能还有欠缺;其次客户的定位有问题;此外,在中国市场上零售业务的收费标准跟国外不太一样,在国外标准明显比较高一些;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网点比较少,有了相当的网点之后零售业务才有基础。”
  金融危机过后,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也对外资行的在华业务有一定压力。连平告诉记者,“外部环境对外资行的经营也有一定的压力,一个是目前国内经济增长速度回落,收入增长也不快,第二个是出口贸易不如前些年火爆,增速明显地放缓。”
  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则告诉记者,“中国加入WTO过渡期结束之后,外资银行感觉中国市场很大机会很多,但实际情况也并不是想象的那样。另外,由于金融危机,一些外资行遭受重创,不得不进行业务调整。”
  “不过相较一些中小型的外资银行,花旗、汇丰这几家就相对做得比较好。”赵庆明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因为网点比较多,所以这块业务就能开展起来。网点比较少做零售业务就很困难,中小外资行没有实力去增设网点。”
  赵庆明表示,“银行如果达不到一定规模的话,基本上都会亏损。我们国家的一些银行在境外的,因为总行将一些特别的业务转移到那里,如果不这么照顾的话,也是亏损的。”
  “以后也应该有差异化的布局,如果是准备要做全面业务的,就要有很大的投入。投入大就不会是只做一个单向的业务,肯定是对公、对私、金融市场的业务、同业的业务都要做。”连平告诉记者。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外资药在华成本与售价相差百倍 2013-08-29
· 原研药超国民待遇面临淘汰 “以药养医”助外资药扩市场 2013-08-29
· 外资药在华售价远高国外:成本与售价相差百倍 2013-08-29
· 假外资损害政府公信力 2013-08-29
· 外资行理财产品确保90%保本 2013-08-26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