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安保:锁得牢更要保存好
2013-08-29   作者:梁侨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
【字号

    近日,三本马丁·路德手迹在德国路德之家博物馆被盗,博物馆安保再次引发关注——不仅藏品被盗,藏品受损事件也时有发生。那么,目前国内博物馆的安保状况如何?博物馆在文物的“保护”和“利用”上又如何做到最佳的权衡?
  博物馆的安保问题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文物的安全;一个是文物的保存状况。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论是规模较大的公立博物馆还是县市级的小博物馆、民间博物馆都曾发生过文物失窃、损坏的事件。那么,目前我国博物馆在安保方面是否还存在较大问题?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北京大学文博学院教授宋向光认为,就安全而言,客观地说大多数公立博物馆的安保水平相比过去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早在几年前,国家文物局、公安部就做了关于博物馆的风险评估,也发布了博物馆相关安全的措施标准,所以,现在的公立博物馆、行业博物馆一般都是参照这些标准去布防的。“以前博物馆的安保还主要靠人力,但现在我们融入了很多技术性手段,所以现在的安保基本涉及到人防、技防、物防,在故宫博物院还包括犬防等多个方面。应该说现在做得还是越来越规范、专业了,尽可能地把风险降到最低,但不可能说没有风险。”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也谈到,对世界上任何一家博物馆而言,安保问题都是重中之重,而现在人防、技防的投入也远远高于过去。“我相信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都是抱着绝对负责任的态度去保护、保存每一件文物,但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所以某些博物馆发生的失窃事件并非完全缘于博物馆疏于防范。我认为世界上任何事情都存在着偶然性和必然性,我们在博物馆安保问题上都朝着一个‘万无一失’的方向努力。”
  所以,陈履生认为博物馆除了自身重视、确保安全外,还需要公众的理解和宽容。“有时候文物失窃、损坏的事件也与参展的观众有关,有些观众缺乏文物保护意识,例如在博物馆打闹、拍照等等。所以,安保问题需要整个社会、公民的全力配合。”

  民办博物馆安保存在隐忧

  虽然博物馆防贼防得好,但宋向光指出,在延长文物寿命方面,部分博物馆做得并不完全到位。宋向光介绍,前几年国家文物局曾对博物馆藏品的保存状况做过调研,结果却不太乐观。“文物也存在着一个自然腐蚀、损坏的生命过程,博物馆应该做的是延缓这一过程,有些博物馆安全措施做得很好,仓库门锁得挺紧的,但对里面的温度、湿度、通风等问题都不加以考虑,导致金属器类藏品出现问题,这是对文物的保存做得不到位的地方。”
  宋向光指出,民办博物馆在这方面尤其薄弱,“民办博物馆在专业性上做得不够,从事文保的专业人员和技术有所欠缺。因为文物保护是很具体细致的一项工作,什么材质的文物需要什么样的保管环境,出现损伤需要什么样的材质去修复等,都是专业性很强的问题。”
  陈履生也谈到,部分县市一级较小规模的博物馆由于人力物力投入有限,在安保问题上或多或少存在隐忧,尤其是在经济不发达地区。针对这种现实状况,陈履生坦言国家应该做出宏观的考虑和调整。“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借鉴新加坡的经验。新加坡有很多博物馆,但绝大多数博物馆没有保管文物的库房,国家一般会在远离市区的郊外建立一个库房,把所有文物、艺术品集中到一起,培养、建立一套专业班子,专门负责管理、修复、检测等所有保护工作。”陈履生认为,现在国内的县市一级博物馆可以借鉴这种经验,比如一个市里若有五六个县级博物馆,完全可以建立一个市级的文物艺术品保管仓库,博物馆展出时就从这个仓库中提取展品,这样各个博物馆就不用在管理、修复、检测等工作上投入太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他们可以只专心承担博物馆的陈列展出工作。

  “保护”和“利用”如何权衡

  陈列展出甚至相互借展文物供大众观赏,是博物馆的重要职能。但在陈列、展出文物的时候曾发生过文物受损等情况,所以如何在保护文物的同时做到最大化的利用是博物馆在安保问题上需要权衡的重要难题。
  陈履生认为,这是一个相对矛盾的话题,既要保护好、又要利用好,那么保护和利用的程度应该如何把握?世界上几乎没有一家博物馆可以拿出一个硬性的指标。“当然,也会有一些硬性的规定,比如意大利规定油画一般展出3个月就要换一换,但也有很多绘画是长年在博物馆中展出的,长年展出的展厅环境显然和仓库里的环境是不一样的,在仓库里二氧化碳比较少,但展厅中人流量较大,空气环境也就不一样,对画的损伤难以避免,但我觉得这样的损伤可忽略不计。”
  陈履生觉得要解决“保护”和“利用”的问题,只能靠技术手段的提高,“在难以用科学手段建立起一个理想的展出环境时,我认为少展出还是应该的。每一个博物馆的管理者都会充分考虑到保护和利用的问题。但通常来说,从万无一失的角度出发,我认为博物馆都是偏向于保守的,即‘尽量保护,少利用’。”
  宋向光也谈到,几乎所有博物馆在展出时都会对环境提出具体要求,包括温度、湿度、光线等等,同时还会对文物本身进行综合性的评估,如果文物状态确实较为脆弱,多数博物馆都会取消展览,确保文物安全。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如何找到仍被低估的艺术藏品 2013-07-03
· 电话推销收藏品骗局多 2013-05-29
· 选择金银币藏品应关注四点 2013-03-12
· 范迪安:让更多的藏品与公众见面 2013-03-12
· 蛇年藏品蜂拥而至 投资要慎重 2013-01-11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