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期货获批银行保险或先作壁上观
2013-07-10   作者:常亮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分享到:
【字号

    国债期货渐行渐近,此前其仿真交易已运行一年半之久。就在国债期货正式获批前,6月中下旬银行间“钱荒”事件,被业界普遍视为一场不期而遇的“压力测试”。
  据多位期货业内人士介绍,相对于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等短期利率市场掀起的惊涛骇浪,国债期货仿真交易虽遭波及,但仍运行稳定。
  与此同时,“钱荒”事件也刺激了银行、保险机构对避险工具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国债期货的迅速获批。
  但业内人士亦坦言,对于这些机构来讲,介入国债期货市场的方式、时机仍存很大不确定性,市场启动初期这些机构最有可能先作壁上观。

  无惧钱荒

  6月20日,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一日攀升578.4个基点,达到史无前例的13.4440%。
  “六月初开始的流动性紧张,迫使部分头寸紧张的机构抛售了很多债券。”光大期货国债期货研究员季成翔表示,“很大程度是由于缺少避险工具。后期市场逐渐恢复常态,这些机构再买券回来,一去一回,蒙受了双重损失。”
  一场不期而遇的突发事件,更像是一场“预设”的压力测试。
  “这次国债期货方案从报送到获批,时间非常短,大大少于预期时间,六月获批也出乎很多业内人士的意料。我们猜测与这次短期利率飙升的行情不无关系。”一位接近中金所的权威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而作为利率风险的管理工具,国债期货市场在“钱荒”下表现又是如何?
  6月21日,恐慌情绪蔓延至国债期货仿真交易中,主力合约TF1309收盘报在97.312元,增仓7984手,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价下跌0.218元,跌破55日均线。整个六月,波动率从4月的0.33%跳升至六月的2.46%,对应刚公布的合约草案,只超过一个停板幅度,即2%。
  “虽然短期利率攀升传导至仿真交易,但从现券市场来看,对5年期至7年期的中期国债影响不是很大,这两个期限是国债期货主力可交割债券。”一位债市资深人士告诉记者,“7年期国债收益率只上升不到40个基点,5年期上升20几个基点,在行情结束阶段,收益率很快就掉头向下。”
  “随着银行间市场回归常态,仿真交易行情也渐趋平稳,总体运行良好。”季成翔表示,“但由于没有真正的现券交割,基差的收敛性并不是特别好,真实交易中可能会给套保和套利客户带来一定基差风险。正式合约上市后的前几个月,对这一问题仍需密切关注。”

  银行保险态度谨慎

  “参与这样重要的品种,由于银行前中后台的条线区隔,沟通成本相对较高,没半年左右恐怕难有成效。”建设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人士向记者透露,“毕竟国债期货上市时间表仍不清晰,且银行参与形式还没定论,因此现在业务部门也难以将此事纳入审批流程。”
  据7月8日公布的《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交易规则》征求意见稿,中金所似已为银行、保险等机构开放了“交易结算会员”和“全面结算会员”两种会员资格,取得这两种资格的非期货公司金融机构可以为自身做结算,亦是此次会员资格规则的一大变动。
  相比之下,“特别结算会员”业务范围并未调整,即没有增加为自身做结算的内容。业内人士因此表示,虽然“特别结算会员”设计初衷是为实力雄厚的非期货公司金融机构参与结算业务,但如银行、保险参与,考虑到自营需求,更有可能还是以前两种会员身份加入。据悉,银监会亦未曾将“特别结算会员”作为一个选项提出,这与此前坊间传闻相左。
  对于“五大行作为其他交易会员(如城商行)的结算机构参与市场”的传闻,如五大行参与期货经纪业务,则需对非期货公司结算会员进行期货经纪业务进行特别规定,这意味着对现行法规的重大调整,短期尚难见端倪。
  而作为另一大现券持有机构的保险公司,进程可能更加迟缓。
  “保险公司参与股指期货的时间本身就很短,假如几个月后再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准备会很仓促。”海通期货金融期货部主管帅之凰告诉记者,“国债期货获批消息一出,银行和保险机构的兴趣十分浓厚,最近我们的路演日程排得满满当当。但单就保险公司来讲,现在更多地还是在加深对产品的了解。”
  “我们所持债券大部分要和保费支出进行匹配,这一过程通过精算实现,消除了大部分风险,对期货的需求相对较弱。”某保险公司风控人士向记者表示。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国债期货散户玩不起 2013-07-09
· 国债期货“复牌”进入倒计时 2013-07-09
· 国债期货上市准备就绪 机构表示将积极参与 2013-07-08
· 国债期货已“开弓” 撤离小盘股 2013-07-08
· 莫夸大国债期货上市对股市影响 2013-07-08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