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证券等多家券商资管业务混乱令人瞠目
西南证券海通华泰等“领跑”跌幅榜 重罚呼声渐浓
2013-06-28   作者:记者 祁蓉 李保金/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上周五,银河证券发布公告,由于目前市场波动剧烈,“水星2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暂停赎回。尽管银河证券称,暂停赎回是出于对产品和投资者利益保护的考虑。但来自市场人士的猜测则更多倾向于,“水星2号”的资产资金已不足以支付投资者的赎回申请。
  这一消息,不仅使市场目光再次聚焦到今年以来疯狂生长的“券商资管产品”上,也让投资者对资金紧张背景下部分券商资管产品安全性的担忧急剧加重。
  事实上,这只是撕开的一个小口。今年以来,一味冲规模的券商资管业务曝出大量“丑闻”:上海某证券因急功近利,追求规模增长,陷10亿元骗局;西南证券因重仓垃圾股*ST贤成,致旗下理财产品“西南双喜瑞赢1号B”成立4个多月即遭清盘,巨亏65%;更有华泰证券和海通证券等大券商,资管业务频打券商创新的“擦边球”,被监管部门责令整改。这些,都让投资者紧绷的神经始终难以放松,对资管市场重拳整治的呼声也日益强烈。

  西南证券“领跑”跌幅榜

  自去年10月份证监会发布新政以来,券商资管产品发行热情持续高涨。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21日,今年券商资管产品已累计发行859只,发行份额为1398.47亿份,为2012年全年发行数量的近四倍。而在有统计的1219只券商资管产品中,自成立以来总回报排在倒数第一位的就是西南证券今年初才发行的“西南双喜瑞赢1号B”,该产品今年1月18日发行,4月26日终止运行,短短数月巨亏65.55%。
  作为业内一款“最短命”的分级产品,西南双喜瑞赢1号从成立之初就广受诟病。有媒体质疑,这是西南证券为帮助参与*ST贤成定增的PE股东退出而设立的专项产品,而其成立后的种种表现,似乎也印证了这一说法。
  早在2012年下半年,ST贤成就已被证监会查出多项问题:定增款离奇失踪、公章被私刻盗用、董事长被监管部门要求下课、多家子公司股权被拍卖划转而上市公司却不知情、大股东所持股票莫名蒸发……
  6月21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通报,*ST贤成在2011年完成的非公开发行购买资产申请过程中,涉嫌报送虚假发行申请文件、骗取发行核准。其行为违反了《证券法》第193条第2款及第189条的规定,证监会已对其正式立案。
  然而让人感到蹊跷的是,就是这样一只劣迹斑斑的股票,却让西南证券“一往情深”。
  2013年4月18日发布的西南双喜瑞赢1号一季报显示,至3月31日,西南双喜瑞赢1号仅买入*ST贤成一只股票,股票市值占产品净值比为83.08%,期末亏损7242万元。期末单位净值为0.8652元,下跌13.48%;其中,A份额单位净值1.015元,刚刚保本,B份额则只有0.6406元,巨亏近36%。持有*ST贤成股票数量为5446万股,期末市值1.44亿元,为*ST贤成新进的第二大流通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西南证券曾经先后担任过*ST贤成独立财务顾问和保荐机构,深度参与了两次重组,与*ST贤成的关系可谓根深蒂固。
  据公共资料显示,西南证券“双喜瑞赢1号A”于2013年1月18日正式成立,其到期日为2014年1月17日,是西南证券资管推出的第一只分级产品,首募总规模为2亿元,优先份额A与劣后份额B的比例为3∶2。该集合计划构建主要由权益类及固定收益类证券组成的投资组合,以获取风险控制下稳定的投资收益。然而因对*ST贤成的孤注一掷,双喜瑞赢1号的净值在短短数月急剧下滑。据西南证券客服日前对媒体表示,该产品已遭清盘。
  业内人士指出,西南双喜瑞赢1号仅存活不到5个月即被清盘,已暴露出了西南证券在风控制度、规范性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虽然还没有遭到监管的“棒喝”,但终将咽下自造的苦果。
  也有投资者呼吁,“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造成如此惨重的损失,不排除西南证券有恶意操纵的可能,以西南证券这样不堪的资管水平,将如何能保证所管理的资金保值升值?建议相关部门对该类产品加强监管,重拳治理,严加惩罚。”

  海通华泰被责令整改

  事实上,今年以来,像海通证券、华泰证券这样的大型券商,已经因为资管业务频打券商创新的“擦边球”,被监管部门责令整改。
  让海通证券收到责令整改决定的产品叫“一海通财”。海通证券4月23日公告称,该系列产品因未向监管机构履行创新产品方案报送义务,违反券商创新产品规定,被责令整改。
  作为首家发布柜台交易产品的券商,海通证券的柜台交易业务于2013年1月14日上线,并发布5款柜台交易产品,“一海通财”14天1号、35天1号、91天1号、365天1号人民币理财产品和海通月月财优先级6月期1号产品。其中,“一海通财”14天1号、35天1号、91天1号、365天1号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分别达到4%、5%、5.2%、7%。因收益率较高,短短几日,五款产品就被抢购一空。
  然而,市场的追捧,并不能减少外界对其发行主体合规性和产品风控问题的质疑。
  有媒体指出,海通证券在已设立全资资管公司情况下发行“一海通财”产品的主体合规性存在问题。根据相关规定,证券公司不得经营与其子公司存在利益冲突或竞争关系的同类业务。同时,在没有外部独立第三方托管监督下,海通证券如何能确保相关理财产品收益率的真实性,如何确保OTC市场产品客户利益不受损害也成为外界关注焦点。
  此外,“一海通财”产品在产品设计上被业内质疑与银行理财产品“资金池-资产池”模式类似,即用成本低的资金投向期限较长、收益更高的资产。由于在这种产品设计模式下,资金与资产之间期限错配,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背后风险此前已被业内屡屡提及。
  就此,记者拨通了海通证券总经理办公室的电话,相关人员表示,该产品自身没有问题,只是没有履行报送手续,面对监管层的整改要求,已于第一时间公告,并积极组织整改,完善相关工作程序,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责任追究和处分。记者查阅公告,发现该公告并未披露整改和处分的详细信息。
  而对于华泰证券而言,公司资管业务存在变相扩大限额特定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范围等问题,则是其需要整改的原因。
  华泰证券5月3日公告,公司日前收到江苏证监局《关于对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增加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合规检查次数措施的决定([2013]6号)》。《决定》内容为,经江苏证监局审查,发现华泰证券通过与华泰尊享收益分级限额特定资产管理计划签订定向资产管理合同的方式,将限额特定计划资金用于受让某公司持有的应收账款债权,变相扩大限额特定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范围,违反了《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
  而鉴于华泰证券已经整改且客户委托资产未遭受损失,江苏证监局根据《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的规定,作出相关监督管理措施决定:责令华泰证券增加内部合规检查次数,在2013年5月1日至2014年4月30日期间,每三个月对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增加一次内部合规检查,对照相关规定,全面检查业务的合规性,并在每次检查后十个工作日内,向江苏证监局报送合规检查报告。
  根据2012年10月证监会出台的《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2012年证监会公告第29号),限额特定资产管理计划募集的资金,可以投资于第十四条规定的投资品种,商品期货等证券期货交易所交易的投资品种,利率远期、利率互换等银行间市场交易的投资品种,证券公司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商业银行理财计划、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等金融监管部门批准或备案发行的金融产品以及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其他投资品种。

  监管或将加强

  比起大型券商,一些小型券商在风险控制和规范操作方面则更加令人担忧。
  近日,证监会通报上海某券商因过度追求通道业务规模增长,在未进行项目信息核查和投资人的背景调查,轻信了项目介绍人,并将10亿元汇入介绍人所设的银行账户中,有关部门发现异常后,银行及时冻结了该笔资金,并未造成较大损失。
  上海多家券商人士表示,“上海某券商”是指上海证券,而上海证券的内部人士也确认了此事。
  “如此低劣的骗局竟然发生在精明的券商领域,暴露出证券业过度追逐资管规模增长的弊端。”有业内人士表示,今年6月1日起,券商资管“大集合”产品遭停发,而为了申请公募业务资格,不少券商走上了冲规模之路。今年以来,仅半年的时间,券商资管产品就发行了800多只,为2012年发行产品数量的近四倍。
  据媒体报道,该骗局被发现后,监管部门对券业资管规模增长较快导致风险放大的问题高度重视。派出了多个队伍奔赴北京、上海等地券商的资管部门或资管子公司驻扎,对去年以来资管业务增长较快的12家券商进行了抽查。核查重点围绕定向资管业务,包括资金及项目来源细节、券商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以及业务领导个人信息等。
  被抽查的券商资管人士连去年底的述职报告,也一并被纳入检查之中。监管部门最终将根据调查信息出具评分并给出意见报告。
  业内人士指出,券商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产品设计能力、投资管理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像西南证券这样将投资者利益置之不理,为特定目的而设立资管产品,应成为本次监管的重点。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券商地产砸盘 沪指高开低走跌0.27% 2013-06-17
· 15家券商五月业绩普升 中信成唯一下滑公司 2013-06-14
· 次轮IPO抽查9券商中签保代压力大 2013-06-14
· 沪指跌1.39%逼近2200点 券商等权重砸盘迎端午 2013-06-07
· “两融”扩围放限助力券商“脱胎换骨” 2013-05-31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