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佛教艺术品收藏谜团
2013-04-23   作者:王欣芳  来源:齐鲁周刊
分享到:
【字号

    近年来,随着佛教圣地旅游市场的逐步放开和一些以佛教题材为主的艺术品逐步流入内地市场,无形之中刺激了人们对佛教艺术品收藏的兴趣和热情,学术界的研究活动和文博机构的展览宣传无疑也对佛教艺术品市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目前佛教艺术品有哪些收藏门类?收藏中又有哪些谜团?在山东收藏市场上,佛教艺术品价值几何?当大量竞买资金涌入,原本是价值洼地的佛教艺术品领域会不会领衔另一端狂飙突进?

  拍卖造势出泡沫?

  昭示市场冷暖变化的纽约春拍,一向具有指标性意义。2013年,纽约佳士得和苏富比都加重了佛像的比例,据了解,纽约的佳士得东南亚艺术专场中有50多件佛像,其中七八件是较重要的拍品,成交价大多在30万~50万美元之间,最高成交价为280万美元,其次为180万美元。
  “相比六七年前的行情,今年佛像价格已涨了六七倍了。”在刚刚结束的纽约佳士得、苏富比拍卖会上,参加现场拍卖的收藏家邢继柱透露, “买家基本是中国人,外国买家比例也就两三成,这比例跟以前是倒过来的。”与此同时,国内各大拍卖行早在去年已纷纷启动佛教艺术品专场。
  佛教艺术品收藏的一路高走并非偶然,熟悉此类别的人士都知道,佛像题材走进艺术品市场由来已久,如果从改革开放以后算起,在国内亦有十余年历史,早在1998年,天津文物公司、辽宁的拍卖公司已开始拍卖佛像。然而2004年以前,佛教艺术品只是零星出现在国内拍卖市场上,且缺少质量上乘的高档拍品,由于市场规模和影响不大,一般被归为杂项看待,价格与价值有较大反差,是市场的拓展期。2004年之后,佛教艺术品藏品内容的丰富、收藏队伍的壮大,价格不断攀升,使整个门类成为艺术品市场上的热点。同时,这一题材脱离了杂项圈子,变身广受关注的独立品类,各大拍卖公司都将其列为主要拍品。2006年,香港苏富比秋拍成交的13件Speelman收藏的佛像,总成交额高达3.4238亿港元,其中明永乐款的鎏金释迦牟尼坐像成交价1.166亿港元,成为世界上最贵的金铜佛像。它迅速引爆的佛像收藏热潮至今不减。
  市场上的佛教艺术品以佛像、唐卡、法器三大类为主。佛像作为主流,应该重点关注艺术审美价值高的金铜佛教造像精品,13世纪前的早期金铜佛像,以及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佛像艺术品;唐卡方面,早期唐卡作品、与宗教历史文化相关的作品,以及艺术审美价值高的唐卡作品较有收藏价值;法器也有三类值得关注,制造工艺精美、用料考究的法器,与宗教历史文化相关的法器,以及雕刻精美的护经板等。
  北京翰海拍卖公司佛教艺术品部负责人一西平措提供的数据显示,佛教艺术品市场主要包括古董商交易、拍卖会交易、展览会交易等,拍卖交易占整体佛教艺术品市场的30%左右。据业内人士介绍,在很大程度上,中国的佛教艺术品市场由拍卖造势,“我拿出一尊佛像给拍卖公司,与朋友联合拍出500万,不管是否流拍,这尊佛像就是500万的身家了。”
  那么,拍卖会不会产生价值泡沫?有收藏者认为,永宣造像与永宣瓷器一样,都是出自同一时期的宫廷艺术品,而佛像的价格一直没有达到永宣瓷器的价位。同样,清三代造像与清三代瓷器亦然,当前价格在两千万元以上的清宫佛像少之又少,而同样价位的清宫瓷器比比皆是,道光瓷价格都已超过千万元。而就近八年的拍卖来看,佛像的存世数量远远低于瓷器。

  明清佛像:还未暴涨的收藏品

  维多利亚博物馆馆长Rose曾说,如果哪个博物馆没有好的宋代观音,就不算是好的博物馆。诚然,许多欧美大博物馆都将中国的雕塑艺术当作非常重要的收藏。对中国人来讲,佛像是接触最广、最久的雕塑艺术,众多艺术品门类里,也唯独有收藏佛像让人毕恭毕敬地说一声“请”。
  近几年来,拍卖市场上的主流拍品是明代永宣时期的藏传佛像,因受尼泊尔纽瓦尔艺术的影响,人物造型准确自然,工艺精湛,细微处纤毫毕现,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旨趣。藏传佛教艺术品较之汉传佛教艺术品存世量大,艺术特色也更加鲜明,并拥有国际化的收藏和市场背景,近年来藏传佛教艺术品在市场上备受追捧,大量竞买资金涌入这一领域。其次是清代宫廷风格佛教艺术品,以出自六品佛楼的佛像最受欢迎。 清代康雍乾三朝的宫廷造像近几年来涨幅非常明显,带纪年款或者刻有佛像名的宫廷造像尤其受追捧,五年前价格在五六万元的佛像,如今价格多达20万元左右,精品的价格远不止此。
  “目前佛教艺术品收藏者的结构,既有以金铜佛像作为专项投资收藏的各界人士,也有古玩经营者,还有海内外的收藏爱好者,以及用于供养的僧俗、馈赠礼品者等。”一西平措介绍,佛教艺术品交易市场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但收藏者则分布在京津、甘川、山西等地。
  那么,如何判断一尊佛像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在济南英雄山文化市场,记者发现几乎所有店铺中都有可以归属于佛教艺术品类的产品。在一家佛像较多的商铺里,老板告诉记者,就目前市场流通情况看,佛像尺寸越大价值越高;宫廷铸造的比民间的价值高;在藏传佛像里,忿怒相比吉庆相高,兼有两种相的更高,如大威德金刚等。
  然而,并非所有藏家都同意这种观点。“在一场拍卖中,你能不能说出每尊佛像的名字?能不能说出每一个手印代表什么含义?这里面有许多值得收藏者研究学习的乐趣。”北京匡时拍卖总经理董国强认为,收藏并不讲究一定花最多的钱买最好的东西,重要的是建立自己的收藏体系:“譬如有的人收藏名人书札,有的人收藏学者书法。这些体系不是自己凭空想象的,而是和文化史、美术史、历史相结合。”

  唐卡:千年如新的秘密

  在济南,毛小东是比较少见的研究藏学与佛学艺术,却不涉及收藏的人。
  由于工作关系,毛小东曾在藏地生活十余年,大量接触佛教艺术品,他能历数藏区佛寺中的佛像,也能详细的描述出一幅唐卡的制作流程,并且讲得出通过何种方式将新唐卡做旧。
  很显然,毛小东对唐卡有特殊的热情。
  “唐卡虽是一种转轴画,但实际意义是藏人的移动神龛,也是他们世世代代对佛教虔诚最好的证明。”毛小东认为唐卡是当之无愧的“西藏百科全书”,其题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佛、菩萨类;佛传或佛本生故事;密宗本尊各神;观音度母类;藏族历史及历史人物类;坛城塔佛类等等。因此,唐卡还兼有史料、教义阐释和实用功能,如很多藏医药、工艺技法、天文历算、藏传佛教人物传记以及书法方面的知识。
  但是,唐卡的制作工艺极为复杂,其中夹杂着许多宗教仪式:比如画师在绘画之前须对要画的密宗本尊或护法神进行入密仪式,观修等;画师本身在做画期间也须沐浴洁身、素食禁色、专心绘画。
  唐卡至今犹存的最大秘密恰恰在于因循守旧。这个含有贬义的词汇在这里却象征着唐卡的光荣传统,每一位画师正是因为坚守这一传统而成为宗教记忆的复制者。是的,宗教也有宗教的记忆,比如长长的经卷中一字不改的真言,繁多的仪轨中一成不变的手印,而在包括唐卡在内的造像艺术中,则是一丝不苟的尺度或比例。因此有这样的说法:比例得当,画完的唐卡不必开光;若不成比例,连画师也将招致恶报。不过这绝不是排斥画师的才华,使他们变成毫无个性的匠人,虽然他们从不在唐卡上留名,但却赋予每一幅唐卡莫大的感染力。
  颜料是属于唐卡的另一个秘密。因为所有的颜料皆取自于大地,不是珍贵的矿物就是稀罕的植物,有的竟是特别的土。至于颜料的配制完全靠手工操作,过程缓慢而复杂,甚至跟人的力气有关,比如白色和黄色可以由年轻男人来打磨,但蓝色和绿色则需要体弱无力的人慢慢地研磨。用这些颜料绘制的唐卡具有非凡的效果,历经沧桑却不变色。如以纯金敷底、朱砂勾勒的金唐卡或以朱砂敷底、纯金勾勒的朱红唐卡,惊人之美无以言喻。其中对金色不可或缺的应用乃唐卡绝技。为了使上金粉的画闪闪发光,须用一种打磨得尖尖的玛瑙或九眼石镶嵌的笔反复摩擦出很多层次,所以多少年后,即使画面模糊,但描金的局部仍是熠熠夺目。
  据了解,2010年纽约佳士得秋拍,13-14世纪的绿度母唐卡估40万至60万美元,拍至176.25万美元。另一件13世纪西藏西部的阿弥陀佛唐卡拍至104.65万美元。可是毛小东并不喜欢用这样的数字来估量唐卡的价值。同样,毛小东也从来不鼓励身边人进行佛教艺术品,尤其是文物的收藏。“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的道理在收藏界也同样适用。在国外,‘文物’概念清晰明确,不能买卖。很显然,中国拍卖行业还不够规范。”毛小东这样说自然有他的道理,近年佛教艺术品价值飙升,“你不能想象盗墓者或文物商贩对藏地的骚扰,一间佛寺,在一夜之间被盗取了上百年传承的唐卡。”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佛教艺术品板块悄然升温 2013-04-17
· 佛教圣地普陀山纪念币受关注 2013-03-26
· 佛教名山上市是打包宗教资源圈钱的游戏 2012-07-06
· 佛教名山上市有何不可? 2012-07-06
· 佛教名山上市还俗 只顾前途扮清高 2012-07-05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