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传承 “德国制造”基因优秀
底蕴深厚
2012-09-21   作者:记者 韩墨/柏林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去年汉诺威工业展上,记者偶遇一位来自国内印刷公司的老总。闲谈间,他告诉记者,德国人不仅汽车做得好,印刷机也是称霸全球。虽然日本也能做到一流,但从铸造精度、稳定性和耐用性上,德国机械都胜过一筹。
  “一台德国海德堡或曼罗兰印刷机,用20年没有问题,而日本同类产品也就用10年左右。虽然德国机器的价格贵出一倍甚至更多,但不少公司还是愿意花这个钱,买的就是这个品质,”他说着,用手敲了敲机器的灰色外壳。
  就凭着外壳上这张“德国制造”的标签,这个国家的产品盛行全球百余年而不衰,甚至成为工业世界的一种图腾。我们不禁要问,德国制造是怎样炼成的?和其他国家相比,它的身上究竟有着怎样的特殊基因?

  实业立国 品质为本

  贵,但确实好。这或许是“德国制造”留给我们的最直接印象。从象征尊贵奢华的奔驰、宝马、格拉苏蒂腕表,到发烧友手中的蔡司镜头、迈森瓷器,乃至厨房里摆放的双立人刀具、WMF套锅,无一不代表着顶尖的做工和品质,当然,还有不菲的价格。
  按常理,人们喜欢价格便宜的产品,但德国人对于质量的极致追求,在某种程度上打乱了我们心中的“消费天平”。宁愿多花一些钱,也要买个放心与长久成为不少人面对德国制造的最终选择。无形中,也成就了一个难以复制的工业传奇。
  据说一次会见时,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问德国总理默克尔,德国经济为何长盛不衰?默克尔的回答言简意赅:“至少我们还在做东西,布莱尔先生。”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已无可考,但德国确实是当今世界少有的仍坚持制造业立国的发达国家。联邦统计局数据显示,过去15年中,制造业占德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始终维持在23%左右。2010年,德国制造业实现增加值7000多亿欧元,对GDP的贡献率超过50%,成为“德国战车”率先驶出金融危机泥潭的关键动力。
  对于制造业,德国人有着特别的执著。本世纪初,当美国等国忙于拥抱互联网经济和发展各类复杂的金融衍生品时,德国人却依然满足于在车间里敲敲打打。在全球叫得响的德国企业,无论是大众、西门子,还是博世、巴斯夫,无一不是从实业起家,以实实在在的产品立足。
  德国的坚守最终换来回报。由于产品赢得全球信赖,过去10年间,德国经济增长的2/3都来自于出口。2011年,德国出口在欧债危机浓雾紧锁背景下,依然实现8.2%的强劲增长,并历史性首次突破1万亿欧元大关。出口旺盛引发工厂开工率提升、就业率增加、商业信心上扬、私人消费增长等连环效应,帮助德国成为债务危机风暴下的一片“绿洲”。
  此前有学者预言,新兴经济体凭借低廉成本和大量投入,将成为德国制造业的终结者。而事实上,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相反,中国、印度等国家的兴起为“德国制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舞台。毕竟它们开足马力为全世界生产之前,需要引进大量优质的精密机床、数控生产线和大型机械作为支撑,而这恰恰是德国的强项所在。
  德国工业联合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德国机械制造业出口比前一年增长17.7%,其中对华出口劲增33.9%。“中国或许是世界工厂,但德国是世界工厂的制造者,”这已成为德国管理学大师赫尔曼·西蒙的经典名句。

  行走高端 科教并重

  如果时光退回到200年前的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德国制造”却远没有现在的好名声。甚至可以说,这个标签的诞生过程并不光彩:由于当时工业和经济落后的德国人大量仿冒英国的品牌和产品,英国国会通过立法,强制所有进入英国的德国商品必须标明“德国制造”,以便与英国本土的优质产品区分开来。
  人们或许没有料到,工业革命比英国晚了80年的德国竟然后劲十足,不仅通过铁路建设掀起工业化浪潮,还凭着其特有的严谨、专注与完美主义,在制造业打下一片天地。昔日带有侮辱性的“德国制造”逐渐成为“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
  从19世纪末开始,德国工业的拳头产品便是它的机床等装备机械。这与德国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密不可分。在19世纪铁路黄金时代,当法国等国立足于进口机床满足国内需求时,德国的政策是自己制造机床。经过几代人的潜心研究与创新,德国机床的技术和性能先后超过了法国、英国和美国。
  应当说,德国这种求精、求尖、强调创新和品质的“工业基因”一直沿传至今。它的机械制造业依然是最具全球竞争力的部门之一。在这一领域的31个门类中,德国在模具制造、数控机床、机械搬运、电力传输设备等17个领域保持全球领先水平。据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统计,2011年德国机械制造业产值达1880亿欧元,产量比上一年增加14%。
  在德国,与机械制造业并称“优势产业”的,还有汽车业、化工制药业和电子电气业。它们无一例外是既需要大胆创新,也需要精心制造的技术密集型行业。
  为确保占据产业链的高端,德国坚持科教兴国。2010年,德国科研总投入接近700亿欧元,约占GDP的2.8%,专利数量稳居欧盟第一。其中企业是科研创新的绝对主体,科研投入占全国的70%。在欧盟企业研发投资排名中,前25位就有11家德国公司。排名第一的大众汽车公司年度研发费高达58亿欧元。
  德国还拥有马普学会、亥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莱布尼茨联合会和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等四大非盈利科研机构。它们的研究方向从基础到应用各有侧重,分支遍布全国,科研员工均超过万人,年度预算在13亿至30亿欧元之间(主要由政府提供),加之全国近300所高校和地方科研机构,构成一张统筹互补、高效运作的科研网。
  在职业教育领域,德国实行著名的“双轨制”,即由学校和企业联合开展职业教育。学生既要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也要到企业参与一线生产,时长3年或3年半。这种从普鲁士时期便已定型的半工半学体制,既保证了工人的高素质和动手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使德国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得以代代传承。
  对于更高层次的硕博士培养,德国大部分的理工科硕、博士研究生都会拿出一年左右时间到企业实习,在一线的实践中确定选题并完成学位论文。这既促使他们脚踏实地,解决实际问题,也会为企业带来不少专利和技术革新。此外,一些企业也将会与大学、研究机构展开交流,将部分研发人员送往高校进行再培训。

  中小企业 隐形冠军

  在法兰克福西北75公里的小城林堡,有一家只有几十名员工的家族企业黑格拉公司。除了业内人士,几乎没人知道它的存在。而黑格拉却是全球领先的线性技术和直线导轨系统生产商。
  所谓直线导轨系统,通俗地讲就是各类工业机械所需的滑轨和用于输送物体的“导向件”,例如各类抽屉底部的轨道、大型货车用于装卸货的伸缩板滑轨等。黑格拉公司拥有不少“独门秘技”,能够将这些元件做到超低摩擦和超级耐用,因而广受欢迎,产品时常供不应求。
  在德国,像黑格拉这样的中小型企业有成千上万。它们或许没有奔驰、西门子那样声名显赫,但却是整个工业谱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总体来讲,这些中小企业特点鲜明:规模都不大,德国总部最多几百人,但往往具有全球视野,在不少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不追求“大而全”,而是专注于“小而特”,其产品往往只是个不太起眼的小零件,但在制造上精细高质,技术上独一无二;大部分是家族企业,极少上市,分散在全国各地,不事张扬。
  官方数据显示,如果以少于500名员工或年营业额低于5000万欧元为标准,德国中小企业将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吸纳全国70%的就业。它们善于坚守某个“缝隙市场”,被经济学家们称为“隐形冠军”。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中小企业,既保留了几百年前手工作坊的精细考究,又结合了工业化大生产的创新活力,成为德国工业真正的基石。
  二战后,德国政府从战略上重视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将其作为延续产业生命力的重要途径。德国议会和政府制定了《反限制竞争法》、《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小企业研究与技术政策总纲》等较为完善的法规和政策,保护和促进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联邦和地方政府经济部设有专门负责中小企业的部门。
  与此同时,德国中小企业拥有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不仅可以从复兴信贷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优惠贷款,还可加入政府多种多样的中小企业发展计划,获得以政府名义担保的启动或研发资金。在不影响正当竞争前提下,政府还会适时推出针对中小企业的减税政策。

  结语

  关于德国制造的故事并不止这些,但从上述几点我们能够看出,正是借助“德国制造”的优质基因,德国经济才能保持茁壮的品格,在一次次风浪中转危为安,化危为机。当然,德国经济并非完美无缺,长期人为压低工资水平,过度依赖出口的经济结构,服务业相对滞后等都是需要面对的难题。
  然而,不可否认,德国故事再次提醒我们,在虚拟经济大行其道的当代,国富民强依然离不开实业的传承与支撑。将锐意创新与精确专注合二为一,用智慧和双手创造货真价实的财富,才是走向持续发展的正途。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中国重卡GTL将首次亮相汉诺威车展 2012-08-30
· 从汉诺威看“中国制造”升级路径 2012-04-28
· 汉诺威展览公司进军商用车展 2012-04-05
· 2011汉诺威电子展中国企业将增10% 2010-12-30
· 汉诺威CeBIT:站在3D潮头 2010-03-12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