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借结构理财拉人气 标的波幅
2012-07-30   作者:时超  来源:经济导报
 
【字号

    央行连续降息令理财市场备受挫折,为应对持续降息背景下投资者对理财产品收益率的追求,多家银行已经将目光再次转向收益空间较大的结构性产品,以聚拢人气。
  近日,南洋商业银行(中国)(下称“南商银行”)表示,已经推出了两款挂钩黄金和石油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并表示将于今年下半年陆续推出一系列与大宗商品、汇率、利率以及权益挂钩的结构性理财产品。
  28日,经济导报记者走访发现,这不仅是南商银行一家的做法,目前包括汇丰、光大等多家银行在济网点也已经推出了多款类似产品,部分预期年化收益高达10%。
  “这些产品的本金及报酬与标的物的资产价格波动相联动,与其他投向的产品相比,投资报酬率较高。”建设银行理财规划师李倩向导报记者表示,目前市场上的高收益产品多为结构性理财产品。
  不过,也有业内专家表示,如果标的物价格波动幅度过大,超出银行对其的限定,那么产品收益很可能会是零甚至负收益,所以投资者在购买时也应该谨慎对待。

  挥军大宗商品

  据了解,南商银行先期推出的两款结构性理财产品分别挂钩内地投资者并不陌生的黄金及原油这两大商品市场,且两款产品均为提供100%本金保证的结构性理财产品。
    南商银行称,今后还将推出更多类似的结构性理财产品,而此举正是为了解决投资者对理财产品收益率的追求。
  “实际上,自央行降息后,基本上与市场资本利率挂钩的理财产品收益都出现了明显下滑,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投向大多是国际市场,且既能做多又能做空,收益反而没有出现明显下降。”李倩对导报记者说,银行将吸引客户的重点重新放回到结构性理财产品上,也是看中了这类产品对国内降息的抵抗能力。
  导报记者随后走访济南各家银行发现,现在市面上发售的结构性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确实比相同投资期限的产品高。如汇丰银行7月17日推出的一款“2012年第145期汇萃亚洲一年期人民币结构性投资产品”,预期年化收益达到10%,而光大银行此前推出的一款挂钩贵金属价格的理财套餐计划,预期年化收益也在5%以上,颇为诱人。
  普益财富研究员叶林峰表示,截至7月25日,今年共发行了966款结构性理财产品,呈现较强的增长态势,其中挂钩金价的理财产品发行了93款,同比增长数倍。而普益财富的报告同时称,在上半年到期收益率排名前20的理财产品中,结构性产品占据17席,成为最大赢家。

  风险较大

  业内人士提醒说,投资者购买相关产品时也应考虑到其中的风险。
  据了解,近期就有多款到期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爆出零收益甚至负收益的情况。如东亚银行的“如意宝系列4之美元5年期”产品,预计年化收益率为4%,平安银行的“智盈1058-07期挂钩大宗商品期货价格人民币理财计划YF5806”和“YF5807”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12.49%,但上述产品实际收益均为零。
    普益财富的统计显示,2012年上半年各商业银行到期的理财产品中到期收益率低于最高预期收益率的有57款。而这些产品中有32款为结构性产品,其中,挂钩价格的16款,挂钩汇率的10款,挂钩期货的2款,挂钩股票的3款,挂钩基金的1款。其中,挂钩黄金价格的结构性产品成为该类产品的重灾区,中国银行的13款产品均出现了最低预期收益。
  对此,有业内理财师向导报记者表示,结构性理财产品与挂钩标的物价格波动密切相关,如果价格波动幅度超过挂钩产品的限定,那么投资者就很难获得预期收益,所以结构性理财的收益主要看银行对于市场的把控。最近国际事件频频发生,各种市场波动较大,数位分析师均认为,银行面临的困难比以往要大。
  叶林峰认为,从挂钩标的的表现来看,无论是包括黄金在内的大宗商品,还是股票,以及部分币种的汇率都表现不佳,这也使得挂钩这些标的的结构性产品的表现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结构性产品要面临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汇率风险,虽然预期收益率较高,但无法达到最高收益的概率也较大,稳健型投资者最好不要碰。”李倩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穆迪将17家德国银行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 2012-07-27
· 2012下半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7月25日开始报名 2012-07-27
· 银行卡非面对面欺诈频发成新隐患 2012-07-27
· 欧元区6月银行业私营领域贷款再降 2012-07-27
· 银监会:6月末银行业总资产同比增两成 2012-07-26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