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行理财遭质疑 发保本品转型
2012-03-29   作者:  来源:上海商报
 
【字号

    过去风光无限的外资行理财频遭投资者质疑,一向标榜海外投资经验丰富的外资行在亏损问题屡被诟病的情况下被迫走下了理财神坛。外资行的理财能力在多款理财产品净值大幅度下跌的事实面前被赤裸裸地推向了世人面前。近期,多款外资行的理财产品又轮番“挨骂”。然而事实上外资行也是有苦难言,毕竟没有哪家银行愿意扮演“绞肉机”的角色。

  困境分析:金融危机爆发成为共同祸因

  仔细比对后不难发现,花旗、渣打、东亚等多家近期被卷入“理财门”的外资银行,其亏损较严重产品都有两个共性:其一,均发行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夕;其二,挂钩因危机暴跌的环球标的。而据相关媒体报道,新能源失势、全球股灾、中概股危机、人民币升值四大因素的叠加,导致了亏损发生。
  不少外资行的理财产品都同时有着多重挂钩,事实上这也是产品的“保护性设计”。也就是说,在单一一项标的亏损而其他标的正常的情况下,产品不一定会进入负面的“触发性程序”。然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所引发的是系统性风险,股灾几乎横扫全球,其他标的亦无法幸免。
  不过外资行发行的产品期限普遍较长,2009年之后股市企稳,按理标的的亏损将有所收窄。可惜屋漏偏遭连夜雨,2010年年底的“中概股危机”又在挂钩中概股的理财产品的伤口上撒了盐。与此同时,人民币过去几年来的稳定升值成了伤口上的另一把盐。从2007年年中起算,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约20%。也就意味着,即使产品投资不发生亏损,投资者也要承担不小的汇兑损失。
  实际上,在亏损的产品面前,其实银行和投资者一样,谁都没法做成“事前诸葛亮”,而2007年前曾给理财产品带来不错收益的复杂产品结构,一旦出现了方向性错误,往往会导致一败涂地。根据普益财富的数据显示,各大外资行结构化产品或QDII理财产品中,凡投资期覆盖2008年金融危机的,几乎每家银行都会有相当一批产品出现零收益,甚至负收益。

  产品转型:保本型产品发行量大幅增加

  据悉,已有外资银行暂停发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而保本型理财产品发行量却大幅增加,如汇丰、东亚等银行,今年发行的理财产品均属后者,且产品预期收益率、投资门槛等也大幅下降。根据公开的数据显示,仅汇丰银行、东亚银行、渣打银行,今年以来就发行了24只保本型理财产品,而部分外资银行非保本型产品已经处于停发状态。
  根据汇丰银行网站上的公开资料显示,4款外币产品和一款人民币产品皆挂钩伦敦黄金早盘定盘价兼美元兑加元汇率,另外3款人民币产品则分别挂钩3只食品行业股票、亚洲金融类股票和亚太地区指数。而东亚银行官方网站资料显示,从去年5月30日以来,该行发行的25款人民币理财产品,全部为保本型,其中,今年1月份至今发行的数量则达到了10款,投资期限均为5年。此外,近期深陷理财产品巨亏门的渣打银行,从3月1日开始,也发行了6款3月期人民币保本型理财产品。
  而在保本型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增加的同时,外资银行也开始对产品收益率、投资方向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正”。从多数外资银行近期发行的理财产品来看,均将预期收益率限定在10%以内。以渣打银行为例,其挂钩3月期美元存款利率的产品,最低收益率为4.32%,最高为5.05%;而汇丰银行8款产品中,最低收益率为0.13%,最高仅为1.39%;东亚银行则未对预期收益进行说明。此外,外资银行的产品投资方向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此外,向来以高门槛、一对一尊贵理财著称的外资行近来也不得不放下身段,将本来的服务群体进一步扩大。从高净值客户、富裕人群衍生至新富人群,理财门槛也一降再降。由原来的10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上骤降至10万元以内。
  对于外资行理财路线的转变,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虽然整体上来说,外资行在中国的网点远不如中资银行。然而对于一些在中国网点比较多的外资行来说,网点的弱势已经不是那么明显,因此,这些银行完全可以像中国的一些中小股份制银行一样,通过降低门槛来扩大潜在客户群,走亲民路线也不失为一个良策。
  由于2008年初发行的长期理财产品部分不久前才到期,外资行理财现仍处在一片骂声中。然而仔细观察却不难发现,其实不少外资行在危机过后发行的产品,已经创下远高于中资行“资金池”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根据普益财富2011年年度报告显示,以年末净值计,渣打银行“开放式黄金指数人民币UTSN003”QDII产品以累计收益率117.84%拔得头筹。

  发展现状:资产成倍增市场份额原地走

  对于外资行理财产品频遭质疑的情况,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曾分析表示,任何的外在表现都有其内在的深层原因。一方面我国监管部门对于银行理财的监管不够,另一方面则与外资银行急于跑马圈地而忽视风险控制有着很大的内在联系。
  郭田勇还补充道,银行理财作为一个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投资领域,必然会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而这就不可避免地需要一定的外部监管来保证银行理财的透明性。但是,银行理财在中国还属于一个新生事物,因此,无论是整个资本市场还是监管都存在不成熟的地方,这也使得信息不对称在银行理财中显得尤为突出,而这也是众多投资者感到不满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另外一方面,一些外资银行在进入理财市场的过程中就急于跑马圈地,这也导致部分理财产品在设计和内部风险控制都存在缺陷,无疑这也是导致外资行理财产品纠纷频发的重要原因。
  也有分析人士表示,银行在发行理财产品时都应该有一套完整的风险控制体系,而一些外资银行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后,急于求成的心态使他们忽略了这重要的一点。被迅速占领市场份额的强大信念蒙蔽了双眼的外资行将一些存在明显缺陷的理财产品推向了市场,就算踉踉跄跄也依然在所不惜。
  在普华永道发布的2011年《外资银行在中国》调查报告中显示,2010年在中国开展业务的127家外资银行总资产增长29%,为1.7万亿元人民币,仅占中国银行业总资产的1.83%,较一年前的1.71%略有提升。虽然自2004年以来,外资行在华资产6年翻了3倍,但其市场份额却还是几乎在原地踏步,在与中资银行的竞争中明显败下阵来。总而言之,外资行在抢滩市场份额上表现并不抢眼,外资行在中国的发展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参加调查的42家外资银行普遍表示,监管依然是决定其发展变化程度的重要因素。中国金融市场不断开放的同时也伴随着不断加强的监管。不断上调利率与法定准备金率,再加上不断收紧的流动性都导致了银行的资金日趋紧缩,融资压力也在持续增加,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银行的增长步伐。一位外资行的相关负责人坦言,与中资银行相比,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还有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营业网点和客户资源少。可以这么说,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经营水土不服现象依然存在。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近五成银行QDII理财产品累计亏损 2012-03-29
· 股市休整5日 银行发力"清明理财" 2012-03-28
· 城商行抢滩登陆 瓜分2成理财市场 2012-03-28
· 银行理财发行井喷 深发展增463% 2012-03-28
· 月末重现银行短期理财收益再上5% 2012-03-28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