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票:比邮票还早的冷门藏品
2012-02-17   作者:记者 毛振华/天津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参观者在观看麦绥莱勒作品介绍。记者 刘海峰/摄

    比利时国际木刻大师麦绥莱勒的19幅版画藏书票原作及近30多个国家的铜版、木版、石版、丝网版、综合版等版画藏书票精品300余件,目前正在位于天津汉沽的国际版画藏书票收藏馆展出。由于麦绥莱勒的版画在国内存量不多,所以此次展览尤为被业界关注。
  藏书票是张贴在书籍扉页用于标识拥有者的袖珍版画艺术作品,起源于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德国,随着毕加索、高更、马蒂斯等著名画家参与创作,福楼拜、雨果等作家使用,藏书票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最近几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上,藏书票得到越来越多收藏者的青睐,其身价也与日俱增。

  受鲁迅推崇的木刻大师麦绥莱勒

  据此次展会策展人,中国藏书票协会副会长同时也是收藏馆馆长的刘硕海介绍,法朗士·麦绥莱勒(1889-1972)是比利时版画家,一生以木刻为主要武器,反对战争,拥护和平,歌颂光明,坚持进步。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初期,他的木刻作品就被鲁迅先生介绍到我国,也是鲁迅先生推行新兴木刻运动时最为推崇的版画家之一。
  “麦绥莱勒和中国很有缘分。”刘硕海说,1933年麦绥莱勒的作品连环木刻《一个人的受难》《光明追求》《我的忏悔》《没有字的故事》首次在中国出版。1958年9月,他应邀来华举办个人画展,并参观了我国多个城市,瞻仰了鲁迅先生的墓地。回国后创作了《回忆中国》木刻组画,曾在欧洲多个国家巡回展出。在他去世后的1986年,其作品又在北京等地巡回展出。
  鲁迅将梅斐尔德、麦绥莱勒、格罗兹和苏联版画家的作品介绍到中国,从而成为中国现代木刻家们普遍效仿的对象。
  1932年10月,鲁迅在《文学日报》上发表《连环图画辩护》里就提到:“比国有一个麦绥莱勒,是欧洲大战时候,像罗曼·罗兰一样,因为非战而逃出过外国的。他的作品最多,都是一本书,只有书名,连小题目也没有。”第二年,上海良友图书公司出版《麦绥莱勒木刻连环画故事》四种,其中,《一个人的受难》由鲁迅作序,《我的忏悔》由郁达夫作序,《光明的追求》由叶灵凤作序,《没有字的故事》由良友图书公司编辑赵家璧作序。
  刘硕海表示,麦绥莱勒的木刻插图作品确实非常可观。他曾为罗曼·罗兰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创作木刻插图666幅,也曾为莫泊桑、托尔斯泰、惠特曼、海明威等人的作品作过大量插图。他一生刻制的木刻作品有近万件,但有关他的藏书票作品存世的并不多,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版画藏书票的“卢浮宫”

  在天津汉沽一个僻静院落里有一座二层小楼,被当地人称之为版画藏书票“卢浮宫”。这座看似普通的小楼,却是目前国内首家、也是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藏书票馆。馆长刘硕海被业内称之为“中国国际版画藏书票收藏第一人”。
  1979年,刘硕海放弃天津的稳定工作,回到汉沽家乡延续版画创作生涯。也正是在其影响下,当地逐渐形成了一个版画艺术创作群体,汉沽也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版画刻字艺术之乡”。刘硕海利用出国交流等机会收藏有数千枚藏书票,其中不乏芬格斯坦、拜劳斯等国际知名大师的原作,在圈内名气渐成,常有慕名前来观赏者。他也一直希望能有一座版画藏书票收藏馆,供人们了解这门艺术,这一愿望直到2006年底才实现。
  目前,汉沽国际版画藏书票收藏馆建筑面积近1000平方米,馆藏作品已经超过2万件,成为一座集文化、收藏、学术、制作、国际交流为一体的多功能收藏馆。
  走进展馆,一张张颇具历史感的藏书票展现在记者眼前。据刘硕海介绍,一楼展厅内列有藏书票1000余张,是从2万多张藏品中精心挑选出来的。二楼为版画展厅,以铜板、石版、木版为主,中国著名版画家黄永玉、中国美协副主席吴长江等人的版画原作也在其列。整个展馆藏品数量之多、艺术价值之高堪称国内外之最。
  刘硕海说,已经有白俄罗斯著名版画家罗曼·萨斯托夫、意大利国际藏书票名家保罗、德国国际版画名家乔瑟夫、奥地利著名大师芬格斯坦等多个国际名家的作品在此展出。有的原创者还会亲自到场,与藏书票爱好者面对面交流。除了馆藏品免费展览,展馆还开辟了艺术沙龙,成为收藏者交流和藏品交换的平台。
  他告诉记者,如今平均每个月就会有一次藏书票展览,展出更替很快,档期却依旧排得满满当当。为保持馆内流动着新鲜的艺术血液,刘硕海还会经常参加国际藏书票联盟大会,与来自世界60多个国家的近千名艺术家和收藏家交流,了解国际藏书票发展趋势,同时用自己精心创作的藏书票原作与他人交换到两万多件藏书票原创精品。一些国外藏书票收藏家甚至在晚年时将自己毕生收藏的作品捐赠给刘硕海的展馆。

  “书中蝴蝶”振翅待飞

  藏书票是张贴在书籍扉页用于标识拥有者的袖珍版画艺术作品。由于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藏书票被称为“纸上宝石”,抑或是“书中蝴蝶”。如今,这一“冷门”艺术正振翅待飞,迎接春天的来临。
  作为一个艺术门类,藏书票是版画的一种。刘硕海告诉记者,藏书票较杨柳青年画等大家所熟知的版画要小得多。“它最早用于书扉页的装饰,长宽一般在10至15厘米,画面上通常要标注拉丁文EX LIBRIS,意为‘我的藏书’。藏书票的下方还要用铅笔写上创作者的名字、创作年代、序列号等信息。”
  中国传统版画艺术由来已久,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木版印刷的书籍插画,但以藏书票的面目出现是从近现代才开始的。刘硕海说,藏书票最早起源于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德国,作为藏书标记使用,比邮票的出现还要早,内容也大都是贵族家族徽志图案。后来,藏书票逐步传至整个欧洲大陆以及美洲、亚洲等地区。
  随着毕加索、高更、马蒂斯等著名画家参与创作,福楼拜、雨果等作家使用,藏书票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功能也从实用性向艺术审美层面过渡,内容更加精美。1966年,正式的国际性组织“国际藏书票联盟”诞生,每两年举办一次年会,进行学术交流及藏书票的交换,对于促进国际间的藏书票艺术交流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藏书票传入我国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最早由西方传教士、外交官及西方学者带入中国。彼时,鲁迅、郁达夫、叶灵凤等作家文人被这一“纳万物于方寸”的艺术吸引,将之介绍到国内。1933年前后,叶灵凤亲手绘稿刻印了“凤凰”藏书票赠予日本友人,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文学人藏书票。
  刘硕海说,鲁迅等人之所以推崇并倡导藏书票艺术,与所处时代不无关联。当时,新文化运动主张战斗性,藏书票作为一种“战斗”工具,服务于新文化宣传。中央美院教授、1939年“鲁艺”木刻工作团版画家罗工柳就曾创作过一幅藏书票,其上有两个八路军战士的头像、一面红旗和一把横置的木刻刀,组成了一个极其简洁凝练的画面,是一枚珍贵的革命题材藏书票。
  尽管藏书票属于印刷品,但刘硕海认为,由于其底版为艺术家手工刻制,作品可用于欣赏、交流,属于原创艺术作品,所以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最近几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上,藏书票得到越来越多收藏者的青睐,其身价也与日俱增。在2008年的一场嘉德藏书票拍卖专场上,一枚由我国著名版画家李桦为叶灵凤特制的藏书票,成交价高达2万多元。而国外大师如芬格斯坦、拜劳斯等早年的作品,也早已拍卖到三四万元。作为“书中蝴蝶”的藏书票已经化茧成蝶,振翅待飞,闪耀光彩。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JT新邮被狂炒 编年邮票投资稳定 2012-02-16
· 中行举行百年纪念钞及邮票发行仪式 2012-02-10
· 解析精品邮票流拍:品相最关键 2012-02-09
· 牛市行情初现 小邮票也有大市场 2012-02-07
· 中国银行百年纪念钞币及邮票发行 2012-02-07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