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掉银行理财产品的那层“皮”
2011-09-21   作者:夏心愉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字号

    什么是银行理财产品?最笼统的回答是,由商业银行自行设计并发行的一种金融产品,通过投资者的份额购买,将募集到的资金根据产品合同约定投入相关金融市场或购买相关金融产品,获取投资收益后,再根据合同约定分配给投资人。
  正因为信息的不对称,投资人唯一可依靠的便是他们在购买产品时直接“接头”的银行理财经理。当理财经理巧舌如簧地说着那些预期收益率的时候,投资人做起了“钱生钱”的美梦。产品到期后,若收益率圆满达成,则皆大欢喜;若达不成,则投诉不断。
    那么,市面上名目繁多的银行理财产品,其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运行机制?一直被投资者抱怨的那些不透明的内幕到底是什么?《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1 中资银行篇:

  如果要给银行理财产品分个类,这些产品大致呈现两种走向。
  “一种是"真"理财,一种是"假"产品,”某外资银行产品开发部门高管日前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中资银行也有做"真"理财的,但他们操作经验不够,产品卖得也不好,反而是"假"理财的"资金池"业务大受欢迎。”
  那什么又是“真”理财、什么是“假”理财?某理财机构的首席营销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则将这两种走向概括为“股”类理财产品和“债”类理财产品。
  所谓“股”类理财产品,是指银行的代客理财业务,每个投资人都是入股者,集合形成一笔大资金,交由银行代为投资,由银行根据顾客风险偏好设计出投资模型与标的,银行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是资产管理方和投资顾问人。
  所谓“债”类理财产品,就是一个借贷的延伸。无论是债券类、票据类,还是信贷类产品,都是银行将上游的融资成本,通过中间层层盘剥后,通过理财产品的形式转手“卖”给产品顾客。
  目前中资银行发出的理财产品,绝大多数都是“债”类理财产品。第三方理财机构普益财富研究员肖芳告诉本报,这些理财产品都走了一种“资金池”模式。但这个“池子”里有些什么标的,资金投向哪里,银行并不明确公布。

  一场名叫“资金池”的账面游戏

  “资金池”从表象来看,顾名思义,就是将资金聚拢集合运作;按其资金投向,大致可分为债券市场类“资金池”、票据资产类“资金池”和委托贷款类“资金池”,其中,债券市场类业务也出现资金投向同业存款的现象。
  怎么理解池子中钱款的流向?某中资银行相关业务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事实上,银行的手里有一个“资产池”,以票据市场类为例,银行一方就会有一个“票据池”,银行如同一个采购者,采购央票、银票、企业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等,将其虚拟地置入一个池子内;对应的,银行需要向市场募集一笔资金,即建立一个“资金池”,体量大致与“票据池”相当,来购买银行采购来的票据。
  也正是因为这种集体运作模式,“资金池”业务成了一个“黑匣子”,多款产品无序对应着多款标的。顾客们自然无法获知自己投入的资金具体买了什么,也就无从评估其中风险。

  “短钱长投”保收益

  银行如何保持“资金池”持续运作?其秘诀在于“短钱长投”和“滚动发售”。
  其中,“短钱长投”是指以期限错配的方式,确保银行的中间盘剥收入。举例来说,比如某商业银行以平均年化8%的利率收益进行一批1年期的融资项目(借贷、债券或贴现票据),这就是“长投”;然后,银行再以相当体量的3个月期限的理财产品卖出4轮,这就是“短钱”。眼下3月期产品收益率一般在4%~5%,换言之,银行在中间的收入就有3%~4%。
  事实上,银行收来的标的期限不一,发出的理财产品也各不相同。上述中资银行负责人表示,“资金池”理财产品其实无法形成固定定价模式,市面上参差的收益率基本是参考了发行产品当时市场上资金面收缩情况、同业竞争情况而定,银行会对其手上的“资产池”进行成本和收益估值,然后将成本通过产品分摊给投资者们,再将收益“蛋糕”一块一块分给银行管理部分、托管部分、销售和渠道部分、信托费用部分,最后留下的那块“蛋糕”给产品购买人,参考理财产品期限进行定价。
  “相似的产品,期限不同收益率不同是"明"的,顾客资金量不同收益率不同是"暗"的。”中国银行一位理财产品经理向本报记者透露了业内常见的“大资金客户议价权”。他称,为了留住千万以上资金客户,他们通常愿意在同款理财产品收益率上加0.2~0.5个点或是更多。
  既然有“短钱长投”的期限错配,就要防止“短钱”可能带来的资金缺口。由此,各商业银行采取了“滚动发售”的方式,前一款产品到期,后一款产品跟上,始终保持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池内。
  “如果短期资金面偏紧导致产品可能销售遇冷,银行就会预警,推一些超短期过渡性产品,并将该产品设置为"主打产品",适当提高收益率,并加强销售经理的业务提成。”上述中资银行负责人解释,“这也就是为什么一到资金面紧张的时候,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售总是期限偏短,收益率偏高。”
  “资金池模式,其实也是有好处的”,有业内人士认为,在资金池模式中,银行不再是撮合交易,卖出的都是标准化产品,因此投融资双方都很便捷。

  表外的存与贷

  “资金池业务,其实是银行存在于表外的存与贷。”上述中资银行负责人向本报透露,据他了解,他所在的银行和其他一些小银行,存贷比在中报季突击达标后,最近又卡不住监管红线了。因此,“现在银行新贷款放不出,房贷完全枯竭”,即使是旧有贷款业务到期还款后再贷,他所在的银行的政策是,“原贷款额打8折续贷,利率还要再上浮”。
  在资金面持续从紧和监管从严的情况下,理财产品成了一条转移资产负债表的出路。
  以信贷类理财产品为例,该负责人表示,有银行通过信托平台将其存量贷款打包出售,以此为新增贷款腾挪空间;或是有出于监管考核无法放贷的新项目,银行就可以通过理财产品的形式来做业务。
  当记者追问这些打包贷款业务的风险时,该负责人表示不用过于担心,因为银行一般都会打包一些优质企业或优质项目的贷款放去理财产品的盘子里,从既往情况来看,收益率也都保证了,而且这部分产品里,银行“其实在让利”。他透露,“一般优质企业的贷款利率也就6个点左右,当中给信托等中间环节抽掉2个点,余下的都打成产品收益率了”。
  那么银行为何要做这笔不赚钱的买卖呢?该负责人表示,其原因在于银行要留住大客户,从别的环节受益,比如获得该企业的存款、贸易结算业务,以及企业大量员工工资发放的信用卡业务等。
  但该负责人也表示,由于银行在此类理财产品中的中间业务收入不高,同时也因为信托公司有业务量的上限规定,这类理财产品占比已经越来越少了。
  记者从普益财富了解到,目前信贷类产品整体发行处于地量,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9月8日,信贷类产品发行量占比仅为2.41%。
  相比信贷类理财产品,上述负责人表示,银行更偏爱债券或票据类的资金池业务,“银行的"资产池"对应客户的"资金池",当中全是"账面游戏"”,而这些银行采购的债券或票据一样存在于表外。
  对于票据资产的“绕监管”,该负责人补充了一个背景。据他所知,此前,某些股份制商业银行曾进行“偷规模”,利用农信社不同的会计核算办法,把票据“卖”给农信社或城商行,以规避信贷规模管控。
  然后农信社哪来的资金“买断”票据呢?该负责人透露,一来,股份制银行除了75%计入存贷比考核的存款以及21%左右准备金不能挪动以外,还有4%左右的存款是可以用作“金融同业存款”的,也就是可以挪去农信社;二来,某些股份制银行通过分支行办理的票据贴现业务,可被总行或其他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回购”,贷款规模就此销掉,资产被转入表外。


12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吸附资金太多 银行理财高收益“神话”终结 2011-09-19
· 9月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或将反弹 2011-09-16
· 银行理财量价齐跌 发行量降超1成 2011-09-15
· 假日效应难觅 9月银行理财宜长不宜短 2011-09-15
· 在售银行理财产品[2011-09-09] 2011-09-09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继坚:别让“陆地思维”毁了渤海湾·[思想]钮文新:紧缩货币“弊端”凸显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