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收藏里的“辛亥故事”
2011-09-16   作者:记者 皮曙初 熊金超/武汉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沈汉生在介绍他的文物收藏目录。记者 程敏/摄

    “这是3824张登记表,每一张登记表都记载着一位武昌辛亥首义志士的革命历程。”在位于武汉市黄石路一家古玩城里,收藏爱好者沈汉生翻着一摞“辛亥首义同志会整理委员会会员申请表”复印件对记者说。
  沈汉生说,这些申请表的原件本是他家的私人藏品,现在已经转给上海孙中山故居博物馆了。
  在打响推翻两千余年封建专制帝制第一枪的中国中部城市武汉市,“辛亥”、“首义”等近代历史典故至今仍深入人心,不仅有大批历史遗迹遗址遍及武汉三镇,还有大量散落民间的文物资料,被一些收藏爱好者视为珍宝,“专题收藏”。

  “辛亥收藏第一人”

  生于1944年的沈汉生被业内称为“辛亥收藏第一人”。
  他介绍说,自己的父亲生前保存了大批辛亥革命时期的文物,自己又毕一生之力保护和收集,他收藏的辛亥文物超过1500件,如刻有“民国十年,孙文”字样的鎏金梅花剑、据称为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所戴绶带、黎元洪1912年准备送给孙中山的“天下为公”红木匾额等等。
  而沈汉生所收藏的辛亥首义同志会会员申请表和会员名册、会员证底簿等文物,收录辛亥革命参与者名单齐全、组织资料完整。2007年,湖北省首届文物鉴赏评选“十大民间宝物”,“首义同志会全体会员总册”名列榜首,被评价为“至今发现最早、人员最全(3824名)、品相最完整的会员总册,是研究辛亥首义的珍贵资料”。
  2008年,湖北省第二届文物鉴赏评选“十大民间宝物”,沈汉生收藏的“辛亥首义同志会整理委员会会员证底簿”再度入选,评选证书上描述道:“辛亥首义同志会整理委员会会员证底簿,是民国三十八年4月28日(1949年)造册登记,此册登记人员都是参加推翻清王朝并经政审合格,领取会员证的人员,在册人员共900余人,是研究辛亥革命的重要历史文献,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记者了解到,辛亥首义同志会于1946年10月10日在湖北武昌创立,是当时全国最有影响的辛亥革命纪念组织,会员为当时健在的参加过武昌起义的革命志士。1949年辛亥首义同志会重新登记会员、整理名册。
  在沈汉生收藏的会员申请表中,记者看到每一位会员的翔实资料,包括当时的年龄、住址、家庭状况,以及“辛亥前经历”、“首义时期经历”、“民国后的经历”等等,甚至包括他们在参加文学社、日知会等组织时的“秘密口令”,都有细致记述。
  “这些都是最真实的历史资料,串在一起就是一部真实的武昌首义史,如果刻成碑林,将是何其生动丰富而又壮观。”沈汉生说。

  史料丰富了“辛亥故事”

  与沈汉生不同,39岁的彭伟没有家传渊源,但他对辛亥革命相关文史资料的兴趣却十分浓厚。这位普通警员收藏各种古书、史料已有近20年历史,搜集有关辛亥革命的各种史料500多种1000余册。
  “这本《鄂军大都督黎元洪手札》1911年出版,收录了军政府照会汉口领事团、黎都督照会各国领事、鄂军都督黎通告将校军士文、鄂都督黎元洪致满政府书、‘中华民国’鄂军都督祭告天地文等重要文献。”彭伟说。通过搜集到的《武昌开国实录》《武昌两日记》《辛亥武昌首义记》等史料,他看到了更加丰富生动、真实全面的“辛亥故事”、历史细节:黎元洪并非以往人们说的“床下都督”;1911年10月10日晚工程八营第一个开枪的人叫程正瀛……
  最近,彭伟刚刚淘得一份熊秉坤1961年在北京参加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时的发言稿,他对此视若珍宝。发言稿中,熊秉坤记录了自己与“末代皇帝”溥仪在国宴宴席上见面的场景:“后来,张执一部长介绍我跟他见了面,说是第一枪打他的,溥仪一听,连忙又敬了一杯酒。我倒紧张了一下,想到这如何说好呢?仓促之中,我说了一句,那是帮助。溥仪拉到我的手说:谢谢。这真是说明共产党的伟大,统一战线工作的胜利,现在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成了一家人了。”
  “这是多么生动的历史,熊秉坤老人坦率耿直的性格跃然纸上了。”彭伟说。

  民间收藏保存了历史

  熊秉坤之子、85岁的熊辉老人说,辛亥首义志士,以天下为己任,敢为天下先,争做愚公,他们行大爱,风雨同舟履行了历史赋予他们的职责,也留下了许多旧址遗迹、各种文物史料,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其底蕴十分丰厚,闪烁着辛亥革命精神的光芒。
  民间收藏爱好者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收藏,真实地保存历史、记录历史,并让更多民众深入地了解辛亥革命、理解辛亥革命的精神和历史意义。不久前,为纪念辛亥革命百年,彭伟在湖北省档案馆和湖北省收藏家协会的帮助下,将自己的收藏向市民免费展出。
  沈汉生一度期望能开办自己的私人博物馆——“辛亥首义铁血博物馆”,还在全国进行了多年巡展,但现在,他已让这些文物大部分留在了上海孙中山故居博物馆。他说:“我相信,在那里这些文物的历史价值必然得到更深入的发掘。”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红酒收藏风险大 误买假酒赔百万 2011-09-15
· 掌握色标的常识 收藏稀少邮票 2011-09-14
· 一个人的辛亥收藏 2011-09-09
· 四特外汇券收藏升值潜力大 2011-09-06
· 高通胀时代 你收藏什么来理财 2011-09-06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继坚:别让“陆地思维”毁了渤海湾·[思想]钮文新:紧缩货币“弊端”凸显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