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票据理财产品均为正收益
2011-07-12   作者:袁京力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字号

    4397亿元!这一数字,是天相投资统计的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负的利润额,也成为仅次于2008年上半年的历史第二大半年度亏损,大部分公募基金半年报都以亏损告终。在此情况下,公募基金的规模也缩水1500亿元,目前只有2.33万亿元。
  与此相反,大部分以投资利率或者票据为主的银行理财产品,均录得了正收益,甚至一些产品给出了年化收益率达到8%的承诺收益,而银行理财产品上半年的发行规模也达到了惊人的8万亿元。
  CPI高企所引发的调控,最终导致经济增长的放缓,决定了以利率品种为投资标的的银行理财产品脱颖而出。
  根据美林证券的投资时钟理论,依据经济增长和通胀状况,将经济周期划分四个阶段衰退、复苏、过热和滞胀,不同的阶段对应不同的资产配置类别。
  滞胀阶段,由于石油等大宗商品的冲击,通胀继续上升,企业为了保护利润水平而提高价格,造成工资价格螺旋式上升,只有失业率大幅上升才能打破这一恶性循环,而在通胀达到顶点之前,央行不会轻易改变紧缩政策,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难以觅得机会,持有现金或者选择以利率产品为主导的货币市场基金成为不错的选择。
  从A股来看,2005年四季度至2007年经济复苏阶段,股票投资收益率最高;2007年三季度至年底,经济过热,通胀高位运行,以原油和贵金属为主的大宗商品表现最好;2008年一、二季度为滞胀阶段,以利率工具为主的货币市场基金成为唯一盈利的品种;而在2008年下半年,经济增长放缓、CPI下滑,央行连续降息,债券成为最好的投资标的,在权益类基金为负收益的情况下,2008年排名前三的债券型基金收益甚至超过10%。
  从2005年以来的经济周期演变可以看出,就资产配置而言,投资者的选择依次应该是:股票基金、大宗商品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和债券型基金。
  而今年上半年似乎重复了2008年上半年的故事。
  自年初至今,央行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三次加息,中国经济陷入增速下滑和CPI居高不下的境地,具有一定的“滞胀”特征。
  央行的紧缩政策直接导致了银行间拆借利率的飙升,这在今年1月和6月均表现明显。在今年1月底,银行隔夜、7天及两周拆借利率达到了8%的水平,而今年6月底,一周、两周的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甚至达到了9%。
  在此背景下,股市和债市表现不佳,而以利率品种为投资标的的货币市场基金成为唯一的亮点。根据普益财富统计,各类型的基金中仅有货币基金取得了正收益,上证指数与深证成指分别下跌1.6%和2.8%,大部分权益类产品录得亏损。
  不过,表现更好的为银行理财产品。凭借灵活的产品报备制度,银行大举发行短期的以利率品种为投资标的的产品,部分产品年化收益率甚至超过了8%,远远高于货币市场基金,个中缘由是这些产品尽享了银行间拆借利率上涨的收益,而货币市场基金则因为配置了其他低收益的产品而逊色不少。
  光大证券指出,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具有短期特征,三分之二在三个月以内;在投向上,以债券、利率和票据为投资标的的产品占比显著增加,以股票、信贷资产为投资领域的产品占比显著减少。
  据统计,目前债券、利率和票据是银行理财产品的主流,这三类上半年新增比重为28.1%、22.5%和14%,合计占比达到65%;而在2007年四季度这三类资产分别为13.6%、3.1%和0.3%,三者合计不足20%。
  反观银行理财产品涉及股票的比重,今年上半年股票型银行理财产品的比重仅为2.4%,比2007年四季度的28.4%大为减少,涉足股票资产的减少让银行理财产品规避了上半年的风险。
  可见,以利率产品为投资标的的银行理财产品,顺应了当前的投资时钟,注定超越以股票为投资标的的公募基金。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银监会叫停六类银行理财产品 2011-07-12
· 上半年理财产品爆增资金流向不明 2011-07-11
· 星展理财50%收益预期 有木有地雷 2011-07-11
· 民生、北京银行仍在发行涉嫌违规理财产品 2011-07-08
· 在售银行理财产品[2011-07-08] 2011-07-08
 
频道精选:
·[财智]中国概念股造假危机不断 在美遇寒流·[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谢国忠:软着陆可能成为陷阱·[思想]张立伟:中国奶业没有“消费者主权”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