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比”其实是一个地名,指英国小城德比郡(Derby)。那里是英国举办赛马比赛的地方,德比郡出产的赛马闻名英国赛马界。1870年,英国的德贝伯爵(Sir.Derby)创立英国大赛马会后,每年6月的第一个星期三在伦敦附近的Epsom举行赛马,是英国非常有名的赛马大赛之一,这天也被命名为DerbyDay。在赛马比赛中,参赛马大都来自德比郡,所以,“德比大战”被用来形容“来自德比郡的马之间的比赛”。渐渐地,“德比”被引伸到其他体育比赛领域,特别是足球领域,英国人把它引用到了两支同城球队之间的比赛,德比大战由此而来。
外国德比
同一个城市的两个或者多个球队在各个方面存在分歧是德比情结的根本原因。比如两队间的历史渊源,沿袭下来的传统,包括一种心态上的惯性,都使得德比球队之间的斗争不停地升级。
比如米兰德比,原本就属于同一支球队,1908年主张以国际球员为主的一派出走,在米兰城的另外一个地方成立了国际俱乐部,这就是如今的国际米兰,而原有的球队在重新换了老板之后变成了今天的AC米兰。
前苏联首都莫斯科的几个球队,则分别代表着不同的阶层:斯巴达克代表了生产合作社,鱼雷代表了汽车工人,火车头队代表了铁路工人,中央陆军和苏维埃之翼则隶属于武装部队的体育部,迪纳摩则代表克格勃。由于这些部门之间的矛盾,因此这些球队之间的比赛也因为背景的不同而变得格外有意思。
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两“弗”的对抗每次都能够吸引15万人来马拉卡纳看球,因为弗卢米嫩塞一直把自己定位成贵族足球队,上世纪50年代前甚至不愿意同黑人球员签约,而弗拉门戈从一开始就欢迎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加盟,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意大利的罗马和拉齐奥也存在这种性质的对抗。
德比对赛双方的球员及球迷的比赛气氛总是比一般比赛更为热烈,如双方有政治分歧或宗教派别的敌对关系,比赛的张力则更为剧烈。比如苏格兰格拉斯哥的两支球队流浪者和凯尔特人就属于这种情况:1872年建队的流浪者强调新教信仰,自1910年起禁止天主教徒加入;而凯尔特人则是一名天主教圣母会教士在1887年组建,该队的支持者是爱尔兰裔的苏格兰球迷。这两个球队从根本上说是代表了北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宗派传统,教义上的冲突让这两个球队从来没有停止过你死我活的斗争。
随着德比意义的扩大化,德比范围也在逐渐扩大。比如出现了国家德比——指同一个国家中实力最强、影响力最大,并具有激烈对抗性的仅有的两支球队之间的对抗。
这其中尤以西班牙国家德比最为有名。作为一对有着百年恩怨情仇的死敌,皇马和巴萨之间有着太多的故事。皇马曾经用钱挖走过巴萨的菲戈,这是巴塞罗那球迷永远不能承受的痛,以至于菲戈每一次身披白色战袍出现在诺坎普时,都有球迷用猪头、飞刀相待。对于这两支球队来说,不夺冠不要紧,但在德比战中输给对手就意味着主教练下课、球员下岗、主席更替。
2009年,皇马主席卡尔德隆之所以在大选
中被弗洛伦蒂诺赶下台,正
是因为他们在上赛季的“世纪大战”中2比6惨败给对手,尽管皇马夺取了当年的联赛冠军,但这样的奇耻大辱依然无法让皇马接受。甚至这两队的比赛还涉及到政治纷争、民族矛盾——皇马代表着是西班牙独裁者弗朗西斯科·佛朗哥支持的球队,而巴塞罗那则是加泰罗尼亚象征,反对佛朗哥的西班牙国家主义,为反对派及左翼所支持。故两队的比赛又被称为“世纪大战”,可谓举世瞩目。
随着体育职业化的发展,同城球队因为面临更为直接的球迷和市场竞争,德比大战也就不只局限于以上原因了。
中国德比
6月26日,北京东二环东四十条桥至工体直至东三环团结湖附近布满了警察,如此的如临大敌并不是因为要召开“两会”,而是因为一场足球比赛在工人体育场举行。北京VS天津,被渲染为中国国家德比。
记得两年前的这个时候,也是因为这场比赛,在工体门口,在东四十条地铁站内,赛前赛后都有数万人聚集在一起,北京的球迷“领袖”时而操着熟悉的“京骂”,时而还变换口音,用天津话大骂客队球员和球迷。数万人聚众的新闻和视频一时间成为京津两地甚至在全国的网络上都是最为热闹的事件。甚至连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都罕见地报道了这场比赛,当然,他们没有如实报道赛前赛后北京聚集数万球迷辱骂天津这样的事情,他们“另辟蹊径”报道了京津城际列车开通后,为两地市民间的文化交流创造了很大的便利。可能在央视眼中,聚众闹事也是一种文化交流。
京津德比火爆到何种程度?天津在北京饱受欺辱后,扬言第二回合回到天津要复仇,可是,时间不凑巧,第二回合比赛被安排在当年的国庆节期间。恰逢国庆六十周年大庆的重要时刻,不能为国庆献礼的中国足球岂能为国庆添堵,于是足协下令推迟比赛。
不只是球迷在场下热闹,场上同样如此。比如刚刚过去的这场京津德比,北京队主教练帕切科和天津队守门员教练王建英被双双罚下、帕切科还被指责朝对方竖中指,而帕切科申诉是对方先有此行为,另外天津队队员李玮峰还控诉北京球迷辱骂他父母……据悉,天津队还有个点球被漏判,而裁判之所以罚下天津队守门员教练据说是为了照顾北京球迷情绪,真是好不热闹。
可是,北京和天津间的比赛可以叫做“中国德比”吗?他们不仅没有数十年、上百年的恩怨情仇,更没有所谓的民族矛盾、政治斗争。从成绩上说,两队间也没有太多冲突,因为除北京在前年不管是“内定”也好,“被内定”也罢,得了仅有的一次冠军外,两队在其他时间都非一流强队,特别是天津,几乎一直徘徊在保级行列。两队间没有谁在通往冠军的路上遭遇对手的致命一击,谈不上世仇。北京在最后一轮力阻对手夺冠的不是天津,而是辽宁;北京创造中国足球纪录的9比1比分是和上海。也许从城市地位看,北京和上海间的比赛称为中国德比才更为准确。
不过,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副董事长张路认为,这种城市竞争的球迷文化,是低水平的中国足球依然能吸引球迷的重要原因。尽管有人说北京球迷素质差,“京骂”太过分。诚然,不是所有球迷都像曼联的球迷那样有素质,2003年欧洲冠军联赛四分之一决赛,皇马客场4比1淘汰曼联,罗纳尔多上演帽子戏法。曼联球迷可没有辱骂大罗,而是在他退场的时候全场起立,对这位世界杯冠军、金靴得主,屡次遭受严重膝盖伤病的外星人报以热烈掌声。可外国也有球迷纵火,英国足球流氓更是臭名昭著。而且,足球是一项对抗激烈、激情四射的运动,不像斯诺克等项目,足球的项目特点决定了不可能人人都温文尔雅。“京骂”的确不雅,但也是球迷宣泄和发泄的一种表现。拥有独特的球迷文化不是坏事,只要不违反法律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