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蜕变为市场的追随者
2011-05-30   作者:吴晓婧  来源:上海证券报
 
【字号

  从27.14%到8.31%!数据变化背后,是公募基金日益旁落的话语权……
    2007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持股市值占A股市场流通市值的比重达到巅峰,此后,随着大小非的解禁和全流通时代的到来,基金在A股市场的份额占比大幅降低,达到今年一季度8.31%的水平。
    与此同时,产业资本、私募基金、保险资金、券商等机构投资者在市场中的影响力逐渐加大,市场博弈呈现多头格局,基金“一家独大”的局面难以再现。
    有人说,基金话语权不仅仅是体现在基金持股市值占比上,更多的是体现在价值发现上。然而,现实的问题是,基金投资行为越发短期化,投资逻辑更是相当“善变”。
    “买一样东西很快又卖出,这种短线行为已经偏离了机构投资者的选股方向,更谈不上实现价值发现的功能。”在易方达基金首席投资官陈志民看来,“公募基金正在失去公信力。如果我们不改变自己的行为,将很难改变行业被动的局面。”⊙本报记者 吴晓婧

  话语权日益旁落

    多元格局的出现,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对公募基金而言,或许是一次痛苦的转型过程。
    2007年3季度以来,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停滞不前,一直在2.5万亿左右徘徊。而另一方面,随着大小非的解禁和全流通时代的来临,加之新股IPO不断扩容,基金在A股市场的份额比例开始一路走低。
    2006年,“调整”多年的A股市场终于进入牛市,基金资产规模在“财富效应”之下迅速扩大,基金持股市值占比在2006年三季度大幅提高至19%。此后,市场在2007年达到癫狂,这一数字一度上升至27.14%的峰值,甚至在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A股市值大幅缩水的情况下,基金持股市值占比也依然维持在20%以上。
    然而,进入2009年之后,情况急转直下,新股发行增加、大量限售股解禁,使得A股市场的流通市值出现大幅增加。2009年三季末,A股市场流通市值首度超过10万亿元,到2011年一季末这个数字已经突破20万亿元。而基金持股市值占比也逐季下降,终于在2010年底跌破10%至9.39%,今年一季末再降至8.31%,创下2005年以来的最低点。
    有人说,基金话语权不仅仅是体现在基金持股市值占比上,更多的是体现在价值发现上。然而,现实的问题是,某种程度上,基金已由市场的引领者蜕变为市场的追随者。
    “发动机”的标签,或许已经不适用于如今的公募基金。在上海一位资深的投资总监看来,这两年,公募基金已经蜕变为市场的“助推器”。
    回忆起当初以基金为主导的机构投资者在市场中掀起一波轰轰烈烈的价值回归行情,上述投资总监表示,“那是2003年上半年的事情,当时在市场处于相当低迷阶段,基金却大举建仓钢铁、石化、能源电力、银行、汽车,被业内誉为"五朵金花"。随后被疯狂炒作的资产重组概念股、ST板块等遭遇大幅下挫,而"五朵金花"则走出一波结构性牛市行情。”
    回忆起当时基金的“辉煌”,上述投资总监感触颇深,在其看来,如今基金不仅要艰难适应“非主流时代”,更需要重新认识价值投资理念,“基金的投资行为越发散户化了,在这个充满噪音的利益场,更多的基金选择了随波逐流而非独立思考,某种程度上,基金已由市场的引领者变为市场的追随者。”

  “博弈”心态充斥市场

    “机构投资者应该赚上市公司利润增长的钱,还是参与市场零和游戏的博弈?”这俨然成为公募基金不得不深入思考的命题。
    “现在整个市场都充满了博弈心态,公募基金也不能免俗。”易方达首席投资官陈志民认为,“采取对行业很极端的配置策略,以及押宝重组股的做法,可能的结果是光辉一年,第二年就被遗忘,但这样做可以赢得媒体的关注、持有人的追捧以及股东的认可。”
    在陈志民看来,大家都要博“出彩”,导致基金的投资行为愈发短期化,投资逻辑也很混乱,买一样东西很快又卖出,这种短线行为已经偏离了机构投资者的选股方向,更谈不上实现价格发现的功能。这跟排名有关,也跟公募基金的机制有关。
    事实上,去年公募基金对新兴行业疯狂“追捧”,短短一年后又“避之不及”,正是对这种“博弈”心态的最好诠释。
    即便绝大多数基金经理都心知肚明,“调结构”是一个长期的经济转型过程。但是,这个投资主题在机构博弈的推动下,其“急功近利”的一面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新兴产业类上市公司去年1季度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资金“追捧”。2010年基金一季报清晰地“演绎”了基金持仓结构调整的方向。以新技术、新能源、新商业模式为代表的新产业,成为基金一季度最积极买入的行业,信息技术业、医药生物制品、机械设备仪表、交通运输仓储和电子行业跻身基金增仓的前五大行业。于此相对应的却是,采掘、金融保险、金属、房地产等大行业成为基金集中减持对象。
    谈及对新兴产业类上市公司的抢筹问题, 当时上海一合资基金公司基金经理曾对记者表示,“调研清楚、看明白再买?市场是不会给你这种机会的!等你看明白后,股价已经飞上天了。”
    然后,仅仅一年之后,当初基金“追捧”的新兴产业开始遭遇“冷眼”,不少上市公司业绩骤然“变脸”。
    一位资历颇深的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去年都在讲一个转型的故事,但无论技术多么先进,商业模式多么新颖,招股说明书多么辉煌,归根结底,作为投资人,我们关心的是企业的真实的业绩。今年1季度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业绩甚至比不上主板,甚至有不少业绩“变脸”的情况,这导致投资者对这些股票的整体不信任。”
    有意思的是,当初的热情退却之后,基金开始变得集体悲观起来,甚至避之不及。
    “某中小板上市公司已经自最高价跌去了四分之三,悲观一点,甚至可能跌到5元以内。”某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目前基金对中小板、创业板的配置依然较高,一旦出现反弹,很难说基金不会减持,你不减持,产业资本会,他们的成本很低,最后被套牢的还是基金。”
    在近期记者走访的多数基金经理看来,中小板、创业板“挤泡沫”的过程还没有结束。其背后的逻辑在于,其一,新股IPO以及新三板等,使得创业板、中小板的不再稀缺;其二,经济下滑阶段,相较于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受到的冲击更大;更为重要的是,不少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为高市盈率发行,其最大问题是,很多企业只具备管理几千万上亿资产的能力,一下子募集5、6个亿资金,大大超出了公司的管理能力。结果这些资金不但不能创造价值,反而可能会毁灭价值。

  投资逻辑越发短期化

    短短五个月的时间,不少基金投研团队的投资逻辑变了不止一次。
    4月中旬之前,基金对于行情的演绎一片乐观。“大象起舞”之际,机构对于后市的预判越发一致……当时,无论是做相对收益的公募基金,还是做绝对收益的私募基金,谈及二季度投资策略,均一致唱多大蓝筹,看好周期股的估值修复行情。
    然而,仅仅几天之后,市场对经济过热的担忧立马转变为对经济下滑的担忧,多数基金经理开始撤离周期股。几天之内,投资逻辑骤然生变。
    从记者近期采访获悉,不少基金投研团队在4月下旬已经开始着手减持周期股,但多数基金经理表示,对于周期股的减持只是波段操作,跌下来之后,会再度买进。
    上海一合资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目前市场的确处于相对难熬的阶段,经济在信贷紧缩政策的压制下,肯定会出现减速,这是正常现象,也是为了抑制通胀不得不付出的代价。下半年需要关注的是经济下滑的速度,如果经济呈现出缓慢下滑态势,这对于长期经济向好并非坏事。
    对于目前市场担心的政策“超调”带来的风险,多数基金经理都倾向于认为,中国经济的内生性·增长动力依然很足,尤其是中西部地区。
    万家基金投资管理部总监欧庆铃认为,对于未来中国经济相对乐观。其逻辑在于,第一,从前几个月的数据来看,消费比较平稳,预计未来消费还是能保持平稳增长,其次,出口可能会有所下滑,但会相对温和。在其看来,最大的变数来自于投资,目前市场比较担心房地产的调控,但如果商品房的投资出现较大幅度下滑,相信政府可能会加大水利、“十二五”规划相关的投资、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保障房的建设进行对冲。
    几乎绝大多数基金经理认为经济只是短期下滑,但决定在这一阶段熬一熬的人相当之少。一位基金经理如是表示,“经济下滑阶段,无论周期还是消费,都是受到冲击,所以拿现金是安全的,因此周期股杀跌之后,最近消费、医药跌幅也开始放大。”
    而决定在此阶段坚守的只是极少数,上海一合资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目前市场将利空放大了,市场更多受到了情绪的左右。从目前的时点,我还是想要熬一熬,反复在周期股中去杀跌,是不理性的,目前周期股业绩并不是说有多大的不确定性。”
    另外一位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基金经理想熬,但投资者一定不会同意,我保证,他熬不了一个季度。”
    而上海一合资基金总裁近期也公开表示,投资A股要承受很大的短线压力,“这几年我们不断地力推机构投资者,但是看到的结果是,机构投资者也散户化了。”在其看来,机构投资者由于受体制所限,每年年底必须取得正回报,所以出现散户化倾向不能完全怪罪于机构投资者本身。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基金业绩遭遇“被增长”之困 2011-05-30
· 基金公平交易“新规”剑指利益输送 2011-05-30
· 证监会修订基金公平交易制度 2011-05-30
· 本周最差收益指数型基金排名 2011-05-27
· 本周最差收益股票型基金排名 2011-05-27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鲁政委:资本项下全开放时机未到·[思想]厉以宁:怎样看待用工成本上升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